这一路上他们二人所采取的三光政策。

    这个主意是秦风出的,得到了王建国的首肯。

    普通的小县,尤其是村落缺乏城墙和兵士,这些散落在沿途的小地方便成了大军最好的补给之地。

    除了普通的平民百姓和老幼妇孺之外,那些守卫的官兵和官府全被大军扫荡了一遍,犹如蝗虫过境一般。

    还好二人都不是弑杀之人,除了抢东西和必要的震慑之外,他们并没有额外的大开杀戒,但即便是如此,也把沿途的村落和县镇搞的人心惶惶。

    王建国颇有自己当了恶人的觉悟,在路上还给秦风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平民百姓这种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勇气,往往看到全副武装整齐划一的官兵便会下意识的害怕,往往几名手持武器的兵士便会让数百平民老老实实的听话。

    当他这样和秦风说话的时候,心里不禁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拿着步枪的鬼子看守数百名中国百姓的时候。

    他心中不禁有些唏嘘感叹。

    感叹于自己也会有这种以势压人的时候。

    各个诸侯,甚至包括小队自己,都有着各自的正义,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谁当家,谁掌控国家的走向,对他们其实并不重要。

    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

    总之,在敌对势力发现之前,王建国和秦风二人,总算是风尘仆仆的进入到了徐州的地界,甚至比刘备的诏书还要快上几日。

    没有人能意识到这只部队的出现,即便在洛阳的林疋也猜不到。

    所有人估计还会纳闷,原本在冀州搅风搅雨的那路骑军,是不是得知刘备登基之后便夹着尾巴回兖州了?

    要么就是闻风丧胆的躲起来了?

    这只骑军虽然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生人员的伤亡,可早已经是强弩之末。

    要知道一旦战马开始死亡,他们全部是使用两人一马的方式才能保持着如此前进的速度。

    这才会导致后续战马的加速消耗。

    到了最后,很多人都是靠着两条腿才能走到这里的。

    在路上的时候,王建国便已经和秦风两人商量好了如何攻打小沛的方法。

    小沛除了在三国时期非常有名,也是刘邦的故里,在刘邦起事之前,他就在这里当亭长,被誉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所以这里虽然名叫小沛,地方可不小。

    王建国琢磨着这里要不是距离徐州城太近的缘故,当个郡也绰绰有余了。

    小沛城大,虽然不及徐州,可城墙高耸,即便隔着老远也能看到城楼、烽火台、箭楼等设施一应俱全,是个极为易守难攻的地方。

    再加上袁绍这位四世三公的到来,显然让这里成了有史以来防御级别最高的状态。

    用普通的方法,且不说六万人能不能攻下小沛,即便是攻打下来,也不知道要多久,这六万人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所以普通的攻城方法是不行的。

    三天。

    秦风给了麾下所有兵士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并不是要攻打下小沛,而是要尽量多的人悄无声息的潜入进去。

    命令层层传达,所有兵士开始脱下身上的甲胄,就地掩埋,各自恢复一身布衣,唯一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左臂上尽皆缠了一条普通的麻绳,这麻绳是从马缰绳上剪下来的,乍一看上去十分不起眼。

    这就是用以区分敌人和自己人的唯一方式。

    这一日,大军露宿荒野,将剩余的战马遣散。

    王建国和秦风二人在一起又商量了一下细节,并将任务下发到各个基层校尉,到时候据此执行。

    六万人,每万人是一个作战单位,万夫长项下是十个千夫长,再来是百夫长。

    每一个百夫长都有具体的进城时间,在攻城时都有具体的战术安排。

    由于进城盘查较为严格,他们又不方便携带武器进入城中,所以到了城中以后如何获取趁手的家伙也是个难题。

    具体到百夫长的战术安排,自然是为了万人单位的战略目标。

    其中四座城门分别由四个万夫长负责。

    城主府邸,也就是袁绍的府上,也有一个万人军团具体应对。

    至于剩下一万人,则是由王建国带着,在城外等待攻城。

    攻城的时间定在三日后的夜里,不管城内的五万人是否准备完毕,到时候王建国都要带着剩下的一万人,开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