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皇宫,太极殿,周国皇帝宇文贽召集重臣议事。

    议的是当前战局。

    楚军兵临城下,官军奋力反击,却落得几乎全军尽墨的结果。

    除了西面,长安已经被楚军围困,现在,能指望的援军,就只有驻扎白鹿原的那一支近万人的兵马。

    陇右的兵马,已经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但白鹿原的兵马恐怕只能自保,无法救援长安。

    所以,皇帝想听听诸位肱骨的意见。

    但其实是执政的晋国公宇文护,想听听诸位重臣有无退敌之策,年幼的皇帝,哪里懂得打仗。

    “敌军释放败兵,目的就是攻心,扰乱我军将士斗志。”宇文护看着诸位大臣,缓缓说着。

    “如此伎俩,成不了气候,他们又围三阙一,故意留着西面不围是想让官军不再固守,向西突围去陇右,他们好轻松拿下长安”

    “释放败兵,围三阙一,呵呵,由此可见,那日大战,楚军伤亡不小,兵力不足,无法强攻长安,所以才玩如此把戏”

    文武官员们默默听着,听宇文护自己安慰自己。

    事到如今,谁都知道周国大势已去,只有宇文护还心存侥幸,觉得楚军“力有未逮”,所以长安城还能守。

    守得住么?

    之前或许还行,可之前的决战输得那么惨,溃兵入城后,愈发引得人心惶惶,纵然文武百官不想投降,但事已至此,已没有别的选择。

    有几位官员发表意见,支持继续守下去,但在其他人看来,这些宇文护的党羽,不过是配合宇文护演戏而已。

    官军主力伤亡殆尽,楚军势大,又有威力巨大的新式兵器,攻破长安城墙不会废太多力气。

    虽然许多官员不甘心,但形势比人强,仗再打下去,也不过是白白增加己方伤亡。

    而且,一旦官军顽强抵抗造成楚军伤亡大幅增加,对方恼羞成怒之下,破城后会做出什么事来,这不值得担心么?

    明明齐国灭亡后,楚国没对高家人赶尽杀绝,齐国文武还有任用

    想着想着,许多人瞥了一眼侃侃而谈的宇文护,心中咒骂:你自己想死,别拉着大伙一起倒霉!!

    御座右下,作为仪仗站立不动的小宫伯杨坚,听着晋国公的“守城之策”,心中不是滋味。

    如果可以,他当然不希望投降,可如今,再打下去,官军是打不过楚军的。

    他父亲杨忠,当年败给那个姓李的梁国将军,在梁国当了多年“客卿”,回来之后,对这段经历深以为耻,念念不忘要报仇。

    可那李将军越发了得,甚至篡位做了新朝国主,楚国国力蒸蒸日上,父亲报仇一事,遥遥无期。

    而要说到报仇,独孤家的仇,该不该报?

    想到这里,杨坚下意识瞥了一眼宇文护。

    杨坚的丈人独孤信,是开国勋臣,却被宇文护逼死,家人流放外地。

    杨坚娶了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伽罗,独孤伽罗对于家仇一直是念念不忘。

    同样是仇家,他父亲只是战场上败给李笠,在梁国逗留数年,终究是回来了,最后病逝于家中,临终时,还有子女守在榻边。

    而杨坚的丈人独孤信,是被宇文护逼死的,说得好听是“重病不治”,其实是

    想着想着,杨坚忽然觉得宇文护就这么硬守下去也不错,等楚军攻破长安,拿宇文护的人头来收买人心、安抚军心,也是不错的

    可楚军一旦因为攻城时伤亡过大,破城后恼羞成怒、大肆烧杀抢掠,那怎么办?

    他一家人可都在长安

    正思索间,却见蜀国公尉迟迥出列。

    尉迟迥吃了败仗,狼狈撤回长安,但没有多少人有嘲讽之心,毕竟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表明,楚军太厉害了,已经不是正常军队可以抵御的强敌。

    杨坚知道尉迟迥向来和宇文护走得近,当初,宇文护废杀二位先帝时,尉迟迥兄弟其实就是帮凶。

    现在,或许又是要和宇文护一唱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