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蜀山悬剑传 > 第四百五十章 见微知着

第四百五十章 见微知着

堕弛,遂有轻中国之心。

    安禄山狼子野心,意图造反,其实很多朝臣都有所察觉。但何时起兵,就无法得知了。不少朝臣甚至以为,以玄宗对安禄山的信任和宠溺,安禄山就算要造反,也会等到玄宗驾崩以后。

    唯有忠嗣师父精准预见到安禄山造反的具体时间。

    你猜猜,他老人家是如何推断出来的?”

    黄震一愣,道:“安禄山叛乱前,从奚、契丹等部落的降将中遴选了八千名勇士,作为近卫亲兵,蓄养了数万匹战马,囤积了大量兵器铠甲,与诸胡进行贸易,从中每年获取数百万利润作为军费。是这些情报吗?”

    白复道:“这些军备早被李林甫安插在范阳的探子发现,李林甫逼着安禄山吐出来了。李林甫在位一天,安禄山就不敢轻举妄动。”

    黄震再猜:“那是根据李林甫之死推断出来的吗?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可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白复道:“李林甫是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二十四日病逝,而安禄山是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范阳起兵,中间隔了三年。若以此推断安禄山的起兵时间,会早三年。”

    黄震道:“我听说,安禄山担任御马总监和全国牧马总管时,命心腹在御马监中挑选了数千匹最强壮的战马,悄悄转移到了别处。

    此外,安禄山向皇帝老儿要了几千张空白的委任状。回到范阳后,他迅速提拔了五百多位将军,两千多名中郎将……安禄山命人暗中制造了数以百万件的三品官袍和金鱼袋……”

    没等白复回答,黄震已经自己否定这些答案。他自言自语道:“通过这些线索,只能推测出安禄山要造反,但何时造反却推断不出。”

    白复点头,补充道:“安禄山暗中制造官袍和金鱼袋之事,当时并未暴露,朝中还无人知晓。”

    思考片刻,黄震再次抛出答案:“是给事中裴士淹、宦官冯神威去宣慰范阳时,发现安禄山无复人臣之礼吗?”

    白复摇头笑道:“那时候,安禄山已经差不多准备好了,所以才对这两位钦差倨傲无礼。”

    黄震叹了口气道:“复哥儿,别卖关子了,哥哥我实在猜不出。”

    白复笑道:“最早暴露安禄山起兵时间的,其实是一则微不足道的消息。当时户部收到奏报,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多处官府粮仓发生火灾。”

    黄震一愣,道:“这与安贼起兵有何关联?”

    白复道:“造反乃是灭族大罪,为防泄密,安禄山只和心腹幕僚严庄、高尚和将军阿史那承庆三人密谋,其他文臣武将一概被蒙在鼓里。

    但是,策划十数万大军的谋反,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启动的,一定会留下许多蛛丝马迹。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造反,粮草辎重必须要准备充分。因此,严庄首先就是盘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军粮储备情况。

    可是,天下升平已久,粮仓早已成为‘硕鼠’横行之地,监守自盗,比比皆是。突然上峰命令盘查粮仓,仓监措手不及。最好的办法就是人为造成一场大火,毁尸灭证。这样,账实即使不符,也能掩盖的天衣无缝。

    如果仅是一处粮仓失火,可以理解为天干物燥,管理不当。可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多处粮仓失火,就说明安禄山正在全面盘查三镇粮草,要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粮草盘查完毕后,三个月内必然要有所动作,否则人吃马喂,粮草数量又会变化。正是在这一点上,安禄山露出了马脚。

    再结合此前安禄山的种种表现,其谋反举动已经昭然若揭。”

    黄震听罢,连声赞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虽负责长安一带的情报工作,但从未从这些角落来分析情报。

    可见,兵家子弟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绝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