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从水浒开始修炼 > 第231章 拜会罗真人

第231章 拜会罗真人

梁山泊的地位,只要自己能统一天下,天长观这一脉就与国教无异。说不定几代人后,二仙山就能和龙虎山并列,成为道门圣地。

    “天长观就是后来的白云观,全真教以此兴盛。”

    “莫非罗真人已算知此事,想取代全真教的气运?”

    隐隐猜到了这件事,朱武却无心阻拦。对他来说,道门出现能够和龙虎山并列的势力是件好事,无论是全真教还是二仙山,他都极为乐见:

    “如果罗真人真有这个打算,我和他也算有共同利益了。”

    “这样就不担心罗真人突然下船,放弃支持梁山!”

    心中盘算着这件事,朱武对以后如此取得罗真人的支持,更是有了成算。

    如此,朱武和罗真人商量一夜,定下合作事宜,还探讨武功道法,交流心中疑难。此时朱武已经将先天之气融入气血,将自己修成的气血之丹转化为精气之丹,论起境界来说,可谓是实打实的半步金丹。即使罗真人这个早已修成金丹的陆地神仙见了,也是惊叹不已:

    “这么年轻就达到半步金丹境界,以后必然会成陆地神仙。”

    “只是他功法之中龙虎山的痕迹太重,对以后的修行,可能会有妨碍。”

    再想到朱武对二仙山的扶持,罗真人道:

    “将军往日所学道法,似乎不成体系。”

    “吾欲传授徒儿五雷天罡正法,将军可在旁听讲,用于保境安民,替天行道!”

    朱武闻言大喜,当即向罗真人下拜,谢他传法之恩。

    罗真人受了这一礼,又为朱武解释了许多疑难,指点他掌握五雷、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回风返火、撒豆成兵、六甲奇门、通幽驱神等神通法术。在次日清晨公孙胜回到草庵后,又将五雷天罡正法的法诀传下。朱武用心记忆,准备以后参悟。

    早膳已毕,众人拜辞罗真人,罗真人直送朱武等出庵相别,向他郑重说道:

    “将军善加保重,早得建节封侯。”

    朱武拜别,出到观前。与公孙胜等一同上马,再回蓟州。

    一路无话,朱武到城中州衙前下马。却听得辽国有使者到,未知来意吉凶。

    朱武传令教开城门,放使者进来。辽国使者欧阳侍郎入进城中,至州衙前下马,直到厅上。叙礼罢,分宾主而坐。

    朱武询问他道:“侍郎来意何干?”

    欧阳侍郎道:“有件小事,上达钧听,乞屏左右。”

    朱武遂将左右喝退,请进后堂深处说话。

    欧阳侍郎至后堂,欠身与朱武道:

    “俺大辽国久闻将军大名,争耐山遥水远,无由拜见威颜。又闻将军在梁山大寨,替天行道,众弟兄同心协力。”

    “今日宋朝奸臣们闭塞贤路。有金帛投于门下者,便得高官重用;无贿赂投于门下者,总有大功于国,空被沉埋,不得升赏。”

    “如此奸党弄权,谗佞侥幸,嫉贤妒能,赏罚不明,以致天下大乱。江南、两浙、山东、河北,盗贼并起,草寇猖狂,良民受其涂炭,不得聊生。”

    “今将军统十万精兵,止得先锋之职,又无升授品爵。众弟兄劬劳报国,俱各白身之士。遂命引兵,直抵沙漠。受此劳苦,与国建功,朝廷又无恩赐。此皆奸臣之计。”

    “若将沿途掳掠金珠宝贝,令人馈送浸润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可保官爵恩命立至。若还不肯如此行事,将军纵使赤心报国,建大功勋,回到朝廷,反坐罪犯。”

    “欧某今奉大辽国主,特遣小官赍敕命一道,封将军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赠金一提,银一秤,彩段一百八匹,名马一百八骑。便要抄录一百八位头领姓名赴国,照名钦授官爵。”

    “非来诱说将军,此是国主久闻将军盛德,特遣欧某前来预请将军,招安众将,同意归降。”

    朱武心中好笑,却因为要等待后续兵马到来,虚与委蛇说道:

    “侍郎言之极是。争奈大宋天子三番降诏,赦罪招安。虽然官小职微,亦未曾立得功绩,以报朝廷赦罪之恩。”

    “今大辽国主赐我以厚爵,赠之以重赏,然虽如此,未敢拜受,请侍郎且回。”

    “即今溽暑炎热,权且令军马停歇,暂且借蓟州城屯兵,守待早晚秋凉,再作商议。”

    欧阳侍郎道:“将军不弃,权且收下辽主金帛、彩缎、鞍马,俺回去慢慢地再来说话,未为晚矣。”

    朱武在这时哪里敢收辽国礼物,引来大宋朝廷猜忌,遂向欧阳侍郎道:“侍郎不知,我等一百八人,耳目最多。倘或走透消息,先惹其祸。”

    欧阳侍郎道:“兵权执掌,尽在将军手内,谁敢不从?”

    朱武道:“侍郎不知就里,我等弟兄中间,多有性直刚勇之士。等我调和端正,众所同心,却慢慢地回话,亦未为迟。”

    于是令备酒肴相待,送欧阳侍郎出城,上马去了。

    请宋江、吴用等人商议,朱武将自己和欧阳侍郎的谈话告知他们,道:“辽国侍郎这一席话如何?”

    吴用听了,长叹一声,低首不语,肚里沉吟。宋江询问他道:“军师何故叹气?”

    吴用答道:

    “我寻思起来,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

    “目今大宋朝廷,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

    “设使日后纵有功成,必无升赏。先前虚靖天师答应的安抚使,也不知在奸臣的阻挠下,能不能够兑现?”

    “若论我小子愚意,从其大辽,岂不胜过大宋?”

    听到吴用有降辽之意,宋江当即说道:

    “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题。”

    “纵使宋朝有负我们,我们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

    “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吴用闻言叹息,道:

    “若是当个忠臣,以后就要被奸臣钳制了!”

    “寨主说除奸臣方能受招安,实是至理名言。”

    “可惜!可惜!”

    叹息梁山泊没能完全除奸臣,把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人,一一除灭后再去接受招安。

    宋江虽然比吴用更有忠义之心,但是在听到吴用的话后,同样心有戚戚。他何尝不知道四大奸臣对梁山泊的敌视,只是以梁山泊此时的地位,对这几个权倾朝野的奸臣,实在无能为力。

    让两人争论了一阵,认识到奸臣的危害,朱武才笑眯眯地把自己和罗真人商议的事情告知他们,决定在燕云之地,正式成为藩镇。

    宋江、吴用闻言,心中俱是大喜,还有一些担心。宋江担忧地道:

    “梁山泊成为藩镇,朝廷会同意吗?”

    “即使朝廷说收复燕云者王,恐怕也轮不到我们!”

    朱武笑着说道:

    “是否封王并不重要,只要能真正成为藩镇就好了。”

    “朝廷允许折家世居府州,难道就不能允许我们占据燕云?”

    “如今童贯率领大军顿兵白沟一带,只要我们能攻占燕京,童贯为保住颜面,就会联络我们。”

    “到时候我们把封王的机会让给他,让他兑现以燕京来献者即除节度使的命令。在燕京成为节度使,自己成为藩镇。”

    “即使朝廷得知,以他们连辽军都打不过的兵力,对我们又有什么威胁呢?”

    “说不定还会大张旗鼓给童贯封王,粉饰太平盛世!”

    说着,朱武看着跃跃欲试宋江、吴用等人,意气风发地下令道: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但要攻打城池,还要为长治久安做准备!”

    “宋江兄弟执掌蓟州政务,一定要摸索出治理此地的办法,为将来治理燕云,提前做好准备!”

    和宋江、吴用计议已定,决定屯驻蓟州,待过暑热出兵。同时在这段时间,摸索出治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