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黑科技从钢铁战衣开始 > 135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135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还是个赔钱货,所以他会吃下最美味的一块儿。

    剩下的会给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可能是基金,财阀,还有银行等等,因为厂房已经建设好了,公司完全可以把生产转移到这种成本更低的地方,而且还会有合资企业和高新产业的税收优惠,所以出于这一点目的,他们也需要引进新的合作者,也就是地头蛇。

    当然,出于要注意吃相的考虑,他们也许会大方地给公司的原班人马一部分股份,但是就不会超过5%,毕竟他们也就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存在而已。

    看吧,在这一场技术的较量和资本的较量中,大家都是赢家…由此可见,搞科研是个技术活,你必须做好长期不盈利的准备,做好投资打水漂的准备,还要继续研发下去,才有吃到红利的那一天!

    所以,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创新这只是一个设想,毕竟大家虽然不富,但是大家也都不傻啊,没有谁会辛辛苦苦地选择为他人做嫁衣,所以聪明人的做法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毕竟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都这么过来了,也没见怎么样啊,无非就是日子过得难一点儿,也还过得去。

    首先,如果我们眼光放长远一点的话就会明白,造不如买和买不如租都是短视且愚昧的。虽然从利益最优解来看,的确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但是,造不如买和买不如租却有一个隐患,那就是自主权不在己手。

    如果你租房子,生意好了以后,就很有可能面临被房东威胁大幅度涨租金,否则就要用卡脖子手段,不租给你了。

    如果你总是买产品来做生意也同样如此,一旦你生意好了,卖家就会要求你给更多的钱才肯卖给你,甚至要求你割让这个生意的市场给他来做,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么卖家就必然会用卡脖子的手段,以不卖给你产品的方式来逼到你生意做不下去,然后他再来轻松吃下你辛辛苦苦打下的整个市场。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都是短视的,一个确实是大环境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穷!

    大部分公司都快揭不开锅了,都指着银行爸爸给点儿米下锅呢,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搞什么研发,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其次,这句话在当时是有特殊背景的。

    当时也仅仅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工业的大部分产品是落后的,而国家手里没钱,国外技术设备和国内已经形成代差,造新设备没启动资金且周期长缺技术储备,如何花更少的钱短期内追赶世界先进成了那一辈领导者的重大课题,于是提出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用尽可能少的钱把大量我们没有的东西租过了,能使用的使用,能学习的学习,能山寨的山寨。发展起来什么都好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三十年前的这句话没有错。如果没有趁前苏联倒台的机会买了那么多的苏式飞机,哪里会有中国的歼11还有红旗导弹。如果不是从乌克兰买来了瓦良格,哪里会有中国的辽宁舰,更别提现在自主研发的航母山东舰。

    当年说这句话,我想就是从当时中国几乎在每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引进,借鉴,学习,追赶等手段,尽快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这才是这句话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