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仙旅奇缘 > 第一章 致净秘法

第一章 致净秘法

也下定决心,一字字地说:“致净法。”

    宣府城外,置有七路守军。“新开口”为“万全右卫”北冲,属上西路。“新河口”为“柴沟堡”北面门户,属下西路。两处隘口虽东西相近,也隔着几条巨岭深沟,不下万里。

    弘孝十八年七月,宣府守军在“万全右卫”集结,向北攻击前进,以解“新开口”之围。“柴沟堡”守军沿洋河向“万全右卫”靠拢,作为侧应。“新河口”出动修士,向东攻击,翻山越岭,以减轻中军阻力。

    “西上路”主力浴血攻至“新开口”外,解了城中守军之围。又合兵一处,逃回了“万全右卫”。“西下路”两处大军却遭遇埋伏,逃脱者不过十之二三。

    牧族大军夺取“新开口”后,尾随南进。围“万全右卫”,直逼宣府。姬胜命令宣府主力依托坚城固守,又命北路大军出“独石口”,从燕山北麓向西南包抄,重新夺取“新开口”,断草原人后路。同时调东路军出永宁卫,向西攻击,救援宣府。南路军出蔚州卫,北解“万全右卫”之围。

    三路大军,内外呼应,南北夹击,势与草原人在宣府城下决战。牧族铁骑擅长驰骋旷野,分张合围。而短于谋攻取舍,虚实变化。眼见深入燕山腹地,优势尽丧。又怕后路被断,只得见好就收,向北撤退。

    姬胜命令全军追击,“独石口”守军从侧面拦截,终于在“新开口”缠住了牧族大军。五日激战,双方各有死伤。草原人见朝廷援军不断开来,再不敢纠缠,突围而去。

    八月,帝君尊嫡祖母王太后,为太皇太后。尊嫡母张皇后,为皇太后。得知牧族人撤回了草原腹地,即招姬胜还朝。礼部定“献俘礼”,拟在八月十五,午门楼下。户部顺水推舟,批准“证券司”同日开业。

    “宣同会战”从初春打到中秋,波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四省。关内铁蹄过处,十室九空。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被掠粮食、牲口、财宝等,不计其数。朝廷调动兵力两百余万,折损四十余万。俘虏牧族骑兵两万,缴获战马五万余匹。

    消息传到江南,亦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石万鑫按照计划,为“一品堂”增发股本的事奔波。严良按部就班,将“灵山君府”搬到了屏山镇,开始主持政务。

    容雪身边的雪花和冰珠,凌霄身边的红袖、绿衣和蓝绸按碧霞的嘱咐,为容辉在各处灵脉上营建庙宇,塑造金身,称“灵山仙君殿”,由山中弟子任“主持”,管一方风调雨顺。容雪得享配殿,专管治病救人。凡是得疑难杂症的人上香祈愿,均有山中弟子施医送药。一时间信者如云,香火鼎盛。

    献俘礼上,陆大海因固守“新开口”有功,得封“上轻车都尉”,传袭三世。九月份受了“擎天讲武堂”的“昭毅将军”衔后,才回福地。潇月为他“接风”,送了一对长短刃作贺礼。又按容辉嘱托,让他统领“君府仪卫司”,主持境内防务。

    九月南京地震,陕西大饥。朝廷刚刚经过战乱,已无力应付,只得让各地衙门向士绅商贾催捐赈灾粮款。容辉刚刚封君,“仙君府”当仁不让,一口气捐出了一百万石陈米,自雇粮船开运。待府下军政诸事走上正轨,已是冬至时节,又听说牧族大军卷土重来,进犯甘肃。

    石万鑫早把钱庄分号开进了赣州、抚州、汀州、吉安四府,只是规模尚小,无人在意。眼下理顺了“一品堂”的生意,当即注资钱庄,又以钱庄投资修路,一气呵成。直到各项呈文送抵南京户部,有心人才知“一品堂”的新东家是新封的“灵山君”。

    万里直道,非但工程浩大,而且连通两条水系。在有心人眼里,自然是一块肥肉。其中不知天高地厚的,找上阳都强揽开路建港的工程。陈凌云只觉得好笑,直接让护院撵人。

    凌霄遇刺以后,容辉便立下规矩:“山上府中,永不招客卿。”陈李两家亲上做亲,一些想依附容辉,又不想受管束的修士,便投进了各大家族。前殿阶顶,陈凌云话音刚落,应声飞出两个中年道士。

    来人见是“太阳期”高手,吓了一跳,方知自己走错了门:“原来‘灵山‘下的柱派家族,我们招惹不起……”回过神来,再看四周,只见红墙碧瓦,飞檐错落。气象威严,哪像是一般的修真家族。勇气一懈,连陪不是,鸟兽般般四散奔逃。

    李蕃宁亲率家小,沿运河北上,腊月才到燕京。七个东瀛武士和公孙社长一起,被压进了刑部大牢。四十六名东瀛侍女则被发配进了浣衣局,由“二十四衙门”负责。消息传回,众人暗暗松了口气。潇娟又嘱咐梅钗等人,先在燕京落脚,不必急于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