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宦海纵横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搭档

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搭档

    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搭档

    在众人都感到诧异的同时,有一个挺高兴的,潘东兴的举手已经表明大局已定了,张耀国看了陈宁一眼后,也举起了手,这样既不影响大局,也好对朱国荣有个交代,同时和新任市委书记李晓华的关系不至于搞得太僵。

    八票了,组织部长贺峰也慢慢的举起了手。贺峰一向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他的想法和张耀国的基本一致,大局已定,何不顺水推舟。

    没有举手的就剩下田中秋、姚向军、陈宁以及一向以陈宁的态度为态度的雷鸣。姚向军此时的心里有些矛盾,有心也想举手附和,但是在上次宁远市委书记的人选问题上,田中秋毕竟力挺了自己提名的钱培元,说起来姚向军还欠着田中秋一个人情,这个时候发对田中秋的提名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陈宁的心里叹息了一声,张耀国的举手,陈宁并没有什么不满,对于陈宁来说目前最大的目的就是尽早决定土地的归属。张耀国作为前张系的人物,中间肯定是有人做了工作的。尽管出现了令人出乎意料的结果,但是陈宁从内心深处还是松了一口气。如果在局面僵持不下的情况下,自己该如何做出选择呢?如果继续支持田中秋势必跟自己的初衷相违背。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宁还是感到庆幸的,潘东兴的出头,让陈宁至少在目前还和田中秋维持表面上的合作状态。

    “九票赞成,通过。”李晓华畅快地宣布了表决结果,今天和田中秋对决的胜利,从此李晓华也算是在临州彻底站稳脚跟了。

    最终,田中秋、姚向军和陈宁、雷鸣选择了弃权。陈宁的选择多多少少给田中秋留了一些脸面。散会的时候,田中秋感激的看了陈宁一眼,点了点头。

    拖延了将近一个月的土地转让工作终于是尘埃落定了,这也是新任市委书记李晓华和市长田中秋之间的一场博弈。最后以李晓华的胜出而告终。虽然,陈宁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让陈宁感到欣慰的是,临州的旧城改造工作总算是能顺利的开展。

    接下去的工作,又回到了按部就班的状态,大华地产公司也是一家颇有实力的公司,在签订地块转让协议不久,就按照协议规定付清了50% 的土地价款。并且在临州成立了一家专门针对一号地块开发的项目公司,毕竟超过百亿的大项目,涉及到的税收也有好几个亿,李晓华考虑得还是很周到的。

    不过,当陈宁看到振华建设集团作为大华地产最主要的建筑承包商的时候,陈宁总算是明白了当时潘东兴为何选择支持了大华地产。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共进退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联盟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李非凡虽然在此次争夺一号地块中失利,但是在离开临州之前还是邀请陈宁在茶人村喝了一次茶。从表面上,倒是看不出李非凡有什么失意。虽然陈宁对李非凡不是最了解,但是他的风度让陈宁还是比较欣赏的。毕竟事先和李非凡就一号地块有过合作意向,在告别之际陈宁还是表示在以后的旧城改造项目中欢迎鸿发集团到临州来投资。李非凡愉快的表示接受,从这点上来看,李非凡无疑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既然这次没有吃上肉,但并不代表下次不行,留下一个好印象,结下一个善缘,不等于将来就没有机会了。

    从茶人村出来之后,陈宁不禁有些感叹,这方面自己好象有点不如李非凡。有些事情自己好象没有必要耿耿于怀的。还是那句老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己还是不要去理会那些人和事的纷争,踏踏实实的把旧城改造的工作做好。

    随着资金的充裕,陈宁亲自负责的风景区和古城改造的前期工作进行的很顺利。钱守一这个建委主任还是相当称职的,在这么大的拆迁工作中,除了出现一些小矛盾之外,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群体事件。

    “陈市长,风景区和古城改造的建设工程马上就要开始招标了,因为考虑到涉及到工程量大,我们想把各分为四个标段,每个标段的工程量在两个亿左右,您看这样是不是合适?”钱守一向陈宁汇报了前期工作完成后一些事项之后,向陈宁请示道。

    临州的旧城改造是近些年来,之江省最大的建设项目,除了地产开发以外,光政府投资的风景区和古城改造的项目就要将近四十个亿。之江本来的建筑企业就多,这么大的项目省内各家大型的建筑企业纷纷找门路想在这里面分上一杯羹,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利润高,而且不大可能有拖欠款格外受到欢迎,争的人家也特别多,方方面面打招呼的电话,钱守一最近是接二连三的接到,不乏市里乃至省里的领导,主管建设的副市长李文海更是一下子推荐了两家建筑企业。让钱守一感到前所未有的受到如此重视的同时,也颇为头疼。把两个项目一共分成八个标段,一来可以方方面面可以摆平,二来也可以加快建设的进程。今天钱守一特地过来向陈宁请示,主要也是想问问陈宁手头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嗯,我看可以,这样也能加快工程的进度。关键是要选择好施工单位,我们这是百年大计的工程,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陈宁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他也明白钱守一的意思,只不过以前陈宁倒是考虑照顾杨杰的振华建设集团,但是如今人家既然已经攀高枝了,现在也用不着自己瞎起劲了。想到这件事情,陈宁的心里很不爽,潘东兴的突然反水,后面肯定是杨万年发了话的,杨杰也必定是知情的。既然这样就应该跟自己事先打个招呼,这样也不会让陈宁如此的被动。

    “好的,陈市长,我们一定还按照您的指示选择资信高,技术力强的建筑企业参与工程的建设。”钱守一连忙点头应道。

    临下班的时候,陈宁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居然是陈宁当初在新河时搭班的县长钱新林打来的。钱新林当时因为受到金花镇腐败案的牵连,被调到了明阳市民政局任副局长。虽然级别都是正处,但是从一个县长到副局长,手中的实权可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后来,陈宁调到明山任区长以后,钱新林有时到省城临州来办事,也看过陈宁几次。不过,近两年来,钱新林这还是第一次跟自己打电话。

    “陈书记,您好,冒昧打扰了。”钱新林在电话那头说道。

    “老钱呀,跟我还这么客气,别忘了咱们以前可是老搭档了。”接到钱新林的电话,陈宁很高兴。虽然当初刚刚调到新河的时候,两人的关系一度很紧张,但是后来陈宁明显占上风后,钱新林还是心服口服的,在工作上两人的配合也是非常紧密的。

    “陈书记,哦不,我还是称呼您陈市长吧。陈市长,好久不见了,不知道您今天晚上有没有安排,我想请您一起吃个晚饭。”钱新林电话中的声音显得有些苍老和苦涩,这也难怪,当初两人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大家都是正处,但是如今陈宁已经是省城的常务副市长,正厅级,而钱新林依旧只有一个正处,个中的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怎么,你今天在临州吗?是来省城开会的吧?好啊,这样吧今天还是我请你吃饭吧,我们可是好几年都没见了。我也正想好好跟你聊聊呢。”陈宁笑着说道。

    “陈市长,我去年已经从民政局调到宁北区任副区长了。这次是来省城办事的。”几年不见,钱新林估计陈宁并不了解自己目前的情况,连忙又解释了一句。

    “是吗?那可要恭喜你。我看你老钱呀,就适合在地方工作,调到委局还不要闷死你呀。”陈宁一听笑着说道。毕竟在民政局当一个副局长和到下面当个副区长,还是相差很远的。副区长虽然也只是一个副职,但是底下毕竟还有分管的一块。委局则不同,副局长即使也有分管分管范围,但是很大程度上话语权还是掌握在一把手的手里。特别是象钱新林这样从县长的位子上调到委局任副职,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发配。所以,能调任副区长也是一件只得庆贺的事情,而且宁北区在明阳也属于中等偏上的一个区。

    “陈市长,说实在的还是托您的福。”钱新林在电话中用感激的口吻说道。

    这点陈宁倒是认可的,据陈宁所知,钱新林在市里并没有什么有力的靠山,不然当初也不会安排这样一个位子。能从民政局调到下面区里工作,估计是明阳的市委副书记胡光明从中帮的忙。没有陈宁的话,钱新林也不可能搭上胡光明这条线。

    “别这么说,你老钱是什么人呀,主要还是领导看中你的工作能力嘛。”陈宁笑呵呵地说道:“这样吧,晚上我们就在临州大酒店碰头吧,我一个小时后到。”

    钱新林刚刚放下电话,一旁的小舅子黄德强连忙紧张的问道:“姐夫,怎么样?陈市长他答应了没有?”

    钱新林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感叹道:“陈市长还是很念旧的,知道我在临州,说什么也要他请客。”说着,看了一眼旁边一脸紧张的黄德强,皱着眉头说道:“不过,你的事情我可以帮你向陈市长提一提,成不成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可别期望太高呀。”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黄德强忙不迭地点着头,笑着说道:“姐夫,陈市长倒过来请你吃饭,就说明陈市长还是很看重姐夫你的,只要姐夫你出马,我相信一定会马到成功的。”说着,黄德强又郑重地说道:“姐夫,你可不知道,现在临州的旧城改造工程,多少人都盯着呢,特别是风景区和古城的改造工程,全额政府投资。我还听说这次临州建委准备分八个标段,每个标段的工程量就是两个亿呀。临州的旧城改造工程就是陈市长分管的,如果陈市长发句话,那我们公司参加投标不就十拿九稳了嘛。”

    看着黄德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钱新林不由地叹了一口气。这几年,黄德强还算是头脑活络,如今的恒元建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