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宦海纵横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共和国的长门长子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共和国的长门长子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共和国的长门长子

    酒过三巡,马爱东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袋子,推到陈宁的面前,有些扭捏地说道:“局长,这是一点小意思。”

    陈宁愣了一下,往敞开的袋子口朝里瞄了一眼,里面放着一大捆现金,看着也有五六万。陈宁现在总算明白了,怪不得今天马爱东没有把葛桥山叫上,原来是搞这么一个小动作。

    “怎么,一个常务副局长就值这么点钱呀?”陈宁微微一笑,看了一眼有些紧张的马爱东说道。

    这些轮到马爱东愣住了,领导送钱他也不是头一次。这年头,升官、调动工作,那样不要花钱呀。这次自己从办公厅一个做冷板凳的副巡视员调到委里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规划发展局担任实权颇重的常务副局长。领导既然看重了你,无论如何也要表示表示,更何况,以后还要在陈宁的领导下工作,毕竟在辽河的经验教训让马爱东记忆犹新。没想到,陈宁居然会冒出这样一句话来,该不会是嫌自己送的钱少吧?本来,马爱东是想多送一点,可是一来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限。二来,毕竟是第一次给陈宁送礼,就是有能力,马爱东也不敢送的太多。五万,钱不算多也不算少,既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也能让领导感到不烫手。

    “局长,今天除了表示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另外主要也是为您送行。等您从东北调研回来,我再给您接风洗尘。”马爱东连忙强笑着说道。意思很明显,如果嫌少的话,您也别着急,等您调研回来,我还有孝敬。不过,于此同时,马爱东的心里还在嘀咕,碰到这么直接的领导到还是第一次。看来,下次得让老婆把股票抛到一点。马爱东在辽河工作的时候,虽然也有些灰色收入,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清廉的,这次调到燕京之后,又买了房,手头也只能拿得出这么多。

    “马爱东。”陈宁突然提高了音量,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冷冷地看着马爱东,说道:“这是你的投资吧,等你这个常务副局长的位子坐稳之后,再想办法捞回来。”

    马爱东一惊,忙不迭摇手道:“局长,我可是绝对没有这种想法。您这么信任我,我怎么能干这种事呢?我只想好好工作,对得起您对我的信任。”

    陈宁没有说话,冷冷地盯着头上已经冒出冷汗的马爱东,良久,才叹了一口气,指着桌上的那袋钱说道:“你把这些拿回去,今天的事我只当没发生过,同时我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说着,陈宁加重语气低声冷哼了一声,道:“希望你记住金益中的教训。”

    马爱东哪里还敢再多说,连忙把桌上的袋子拿回来放在地上,讪讪地解释道:“局长,我真的没有存任何的想法,就是想感谢您把我调到今天的位子上,我......”

    未等马爱东说完,陈宁摆了摆手,打断道:“算了,不要再说了,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嘛,我只当今天的事情没有发生过。”说着,看着马爱东道:“如果你真的要感谢我的话,就把你所了解的辽河省真实的国企改制情况,都告诉我。记住了是真实的情况。”

    此时的马爱东算是彻底清楚了陈宁的意思,人家根本不是嫌钱少,而是在那话刺自己。马爱东眼神中有惭愧,但更多的是希望。想当年,马爱东可也是有着一腔的抱负。但是在官场上的耳熏目染,马爱东也不得不要遵守一些官场的潜规则,特别是在一年前辽河省的教训,让马爱东记忆深刻。但是今天他却在陈宁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正气。马爱东暗自庆幸自己能跟在这样的领导手下,自己不用考虑其它的因素,终于可以甩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在由衷地再次敬了陈宁慢慢一杯酒之后,马爱东也是一脸诚恳地说道:“局长,您想知道什么,您就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具。”

    陈宁这才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点了点头,开始了他的提问......这顿晚饭,陈宁和马爱东两人吃得很晚,直到将近十二点才结束。魏东辉在最后把陈宁送上车的时候,却发现今天陈市长的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凝重。

    辽河饭店,是辽河省省会阳城市的一家四星级宾馆,也是辽河省人民政府招待所。陈宁带领的国资委调研组就下榻在辽河饭店。阳城市,作为辽河省的省会,和临州市一样,是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是东北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素有“东方的鲁尔区”之称。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最为密集,国企改革启动最晚的地区。所以,陈宁把调研的第一站放在了阳城市,也是此次调研的重点。

    辽阳饭店十八楼的一间商务套房里,陈宁正在听取调研组副组长沈国栋对这两天调研情况的汇报。沈国栋已经五十多岁了,是国资委产权管理局的副巡视员。由于此次调研的国企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作为前任产权管理局的局长,沈国栋的经验十分丰富,也是李主任点名任命的调研组的副组长。

    旁边还有一个看上去三十出头的女子正在做着记录,她是调研组成员之一,政策法规局综合处的处长徐洁。早在调研组筹备阶段,徐洁就负责起了调研组的各项文字准备资料,此次调研陈宁也让她负责调研资料的汇总。

    “......虽然东北的国企改革开展的比较晚,不过通过这两天的调研情况来看,阳城市的国企改革情况总体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很多企业都进行了改制和并购。”说到这里,沈国栋不由的叹了一口气,不无忧虑地地说道:“但是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企业改制或者完成并购以后的职工下岗问题。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似乎比阳城市市政府提供给我们的情况严重的多。”

    陈宁点了点头,对阳城市的下岗工人多的问题,陈宁在以前也有所耳闻。但是这次来到阳城市调研的时候,还是大吃了一惊。陈宁是第一次来到阳城市,这座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第一个给陈宁的感觉就是大街上擦皮鞋的人特别多。前两天,徐洁在饭店门口擦了鞋之后特地问了一下,这才知道这些擦皮鞋的人原来都是下岗工人。他们所在的企业不是停产就是被收购了,微薄的下岗工资根本无法生活,也就逐渐产生了这么一大批擦鞋大军,同时也成为阳城市的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当陈宁知道他们都是下岗工人之后,原先的好奇变得刺眼和心酸。这些都是国企改革的后遗症。

    这两天安排考察的几个国企都是已经完成了改制和并购,所谓的改制,就是是经济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企业改制是把原本政府控股的股份向私人或者是外资进行转让,引进新的管理机制、资金和新技术。阳城市作为国企聚集之地,在国企改革中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下岗的情况。企业想进一步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要打破大锅饭,所谓涅槃重生就是这个道理。对此陈宁也很无奈。

    “今天还有那些具体的安排?”和沈国栋简单的交流了两句之后,陈宁向徐洁问道。

    此次国资委的调研组一行十六人,一共分了八个小组分头对阳城市的国企改革进行调研,陈宁和唯一的一个女性徐洁分在一组。这倒也不是刻意为止,主要是陈宁作为组长,每天还要把调研情况进行汇总,徐洁从调研组筹集工作开始就负责组里的文字工作,和陈宁分在一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不过,徐洁除了每天帮助陈宁汇总资料以外,还临时客串起了陈宁的秘书,让陈宁这个用惯了秘书调入国资委以后还没有习惯的陈宁,似乎找到了以前的工作节奏。

    “陈局,今天是周六,原定下午去由省国资委的同志陪同去参观阳城的故宫,晚上阳城市国资委请我们调研组全体聚餐。”虽然陈宁如今的身份是调研组的组长,但是徐洁还是称呼陈宁“陈局”,毕竟组长是临时的。

    陈宁“哦”了一声,晚上的聚餐他肯定是去不成了,晚上他已经约好了辽河省委常委、阳城市委书记许斌一起吃饭。许斌刚刚调来阳城不久,原先是团中央书记处的书记。这次,陈宁来东北调研,周长平特地关照陈宁有机会和许斌碰个头,看来这个许斌也是周系的重要角色之一。

    不过,对下午去参观阳城的故宫,陈宁的心里倒是冒出了另外一个想法。刚才,沈国栋谈起的阳城的下岗工人问题。陈宁想趁着下午的机会去阳城的辽西区去看看,那里据说是全国下岗工人最多的地方。

    微微考虑了一下之后,陈宁说道:“晚上的聚餐我就不参加了,今天我正好约了一个朋友。”说着,朝沈国栋笑了笑说道:“沈局,下午有没有兴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