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活 > 第三百一十章 沧海桑田

第三百一十章 沧海桑田

    第三百一十章 沧海桑田

    1993年夏,在世界的瞩目下,陈兆军任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部长。这是一个拥有相当权利的新兴职能部门,拥有相当的权利以及责任。只不过,陈兆军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毕竟,重活以来,该实现的已经实现了,他现在需要的是自由自在地把后半辈子活完就行了。只不过,重活过来的生活也未必如意,一直都有一股力量在逼迫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其实,说起来,有很多事,陈兆军都只是一时兴趣才去搞搞,兴趣过去了就晾一边不理。与他而言,这样活着才更有味道。否则,总是有一大堆压力压迫着自己,事业再大,再成功也同样是累!刚开始时,陈兆军是主动承担压力,毕竟对于他来说,家庭的和睦温馨才是他最幸福的源泉!之后,事业有成,压力便主动找到了他,而这时候,陈兆军便开始逃避了。只不过一直以来,避无可避罢了!就好像叶戈尔所怀疑的那样,还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他这个世界首富的?不过确实如此,成就越大,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吧!

    万宁市市长,陈兆军也是一直排斥着的,只不过自己的弱点被别人揪着,无奈罢了!而在之后,以陈兆军从来不吃亏的性子,搞起来的万宁自然不会随便丢掉,当然要努力,好好地将它交接出去。而现在也同样,虽然做这个部长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或者说能够为国家做一定的贡献,但陈兆军一方面是已经赚够了,另一方面是本身他就是一个懒惰的人,不管是为谁,他都懒得去想了,反正自己的家人已经安置好了,多想想自己不更好?

    不过,这次让陈兆军到中央做这个部长,对于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在万宁方面,他可以下狠心离开这个自己经营了两年的家园!而如果单凭自己的想法,恐怕他这辈子都没办法离开万宁!至多,他只会在仍然在万宁的情况下,为自己谋取更广阔的空间而已!而现在,能够被迫上来做这个部长,陈兆军也值得庆幸,至少自己以后要想轻松下来,没有来自自己方面的压力了。

    而陈兆军那么积极将杨荣松搞上来也是这方面的原因。虽然要做就做到最好,但是陈兆军这次不想在信息产业部留下什么了,免得像万宁那样,明知道约束着自己都舍不得离开。信息产业部的性质陈兆军很清楚,只要有杨荣松这个好帮手,自己即使不怎么去为之投入精力,要想做好这个部长也并不困难。毕竟,陈兆军心里对于这个信息产业部应该如何运作得最好,凭借着他自己的了解,已经有了相应想法,而要完成这些想法,有杨荣松这个能干的人就足够了。陈兆军的打算是,将这些想法交给杨荣松处理,而他自己,则回到以前那样。其实,要不是因为舍不得离开万宁以及不喜欢被逼迫着去做事,陈兆军还是挺愿意做这个部长的!至少,比起做一个市的市长轻松了不少。

    当然,打算是这么打算,陈兆军心里头的想法还是要跟杨荣松交代清楚的,而且有一些杨荣松处理不了的事,自己当然也会出面去处理。至于做好这个部长,除了要把三网整合起来之外,陈兆军目前就还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搞“村村通”!

    将电信、电话以及互联网整合起来就不用多考虑了,毕竟有海南省的模式在那儿摆着。只需要将全国的每一个省都按照海南省的模式搞一次,搞起来之后,再全部互联到一起,以万宁市为中心,实现全国联网。再之后,将中国的网络与国外的网络相连接,就可以了!这些事陈兆军只需要新成立一家类似于“海南省信息传递公司”那样的全国性公司,将公司的事交由美智子去打理,而信息产业部要处理的整合以及管理等事项交由杨荣松去打理,他自己几乎就不用去理会了!

    不过,陈兆军的另外一个“村村通”的想法,要想这样完全甩手出去,还需要自己好好将计划以及步骤详尽地罗列出来,并将一些其他人没办法处理的杂事处理干净才行!

    “村村通”的想法其实陈兆军在搞互联网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所谓村村通,就是利用卫星将电视信号覆盖到全国的每一个村级单位。毕竟,以当时大都有线电视的传递途径,很多偏远地区以及农村根本就没有办法接收到电视节目!而让这些人接收到电视节目的目的,就是让占有全国总人口20%左右的这些人,能够随时地了解时政,听到党的声音,从而敢说敢干,不用成为受到孤立的一群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绩行为,而陈兆军既然当上了这个部长,自然要做出点什么来,这就是陈兆军的性格了!

    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做法也不难,反正中央以及省级电视台的不少节目都已经上星了,现在陈兆军需要做的就是将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接收机配备下去,让有电视的人都能够接受到卫星电视信号!其实,也并不是每一个农民都拥有电视的,陈兆军所谓的村村通其实是以村级为单位,每一个村的村委拥有一台电视以及为卫星信号接收机即可!需要的时候,让村委组织村民集体看电视就成了!这一点,陈兆军相信,能够将党的声音传递下去,只要自己把想法说出来,中央是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村村通”在未来也同样实现了,陈兆军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提前了几年,反正在技术方面也已经实现了!另外,陈兆军还在这上面加了点想法,就是让村村通实现信息交换!如果农民们都能够利用电视遥控器向全国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那对于促进信息交流、促进物质交换以及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就绝对有很大的功效!陈兆军知道,这东西在未来也同样会实现,虽然仅仅是利用遥控器点选节目,但道理是一样的。

    而在技术方面,只不过是在卫星接收机里加一个逆向的发射设备。对于这个发射装置,陈兆军也早已经有想法了。毕竟,要想发布需要传递的农产品信息,再多也不过是几十几百字而已,内容非常地小。而内容少了,上行所占有的带宽就小。这样一来,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装备,就能够实现了。而在软件方面,陈兆军根本不需要担心!中科院和微软可都不是吃素的!反正,这个技术是非常成熟了,只是没人想去做而已!

    当然,跟前面说的那样,农村现在还没多少人买得起电视,信息交流只能实现到村委。需要的时候,农民去找村委那儿利用遥控器发布需要发布的信息罢了!当然,一定的费用还是需要扣取的,哪怕是利民政策,陈兆军也是不会这么胡乱白送的!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兆军这个新任部长便一边忙于将三网合一向全国推行,一边忙于将村村通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当然,这当中部门方面的很多工作都是交由杨荣松去做,至于商务方面的工作,则交由美智子以及从香港回来的吴凤瑶去做。而他自己则能清闲则清闲,只需要利用自己的身份跟中央打交道即可。

    而陈兆军也想得没错,他村村通的想法很快便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并给予他最大的帮助。比如在政策制定方面,都按照陈兆军的意思,将在关键时刻召集村民看电视以及有农产品信息要发布到村委的政令下达到全国的每一个这种村子。比如,前期投入方面,国家也都没有一点含糊,按照陈兆军的说法,现在买不起电视的多着,买不起信号接收器的人也多着,有必要将这些物品免费送出去!毕竟,让那些偏远山区或者农村能够随时听到党的声音,中央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至于村村通为什么非要利用电视而不利用电台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电台方面所使用的微波传输也同样传递不到这些偏远的山区,如果利用卫星,倒不如使用电视来得更好!而且,电视拥有电台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

    当然,对于陈兆军的这些做法,不管是大陆还是境外的媒体都颇为关心,毕竟陈兆军是个世界红人嘛。即使陈兆军这么做是因为在其位谋其利的关系,但媒体方面对于他这个做法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最多的,就是陈兆军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非要在部长这个位子上做出点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不可!毕竟,陈兆军之前的一系列成绩都是那么地成功,那么地优秀,这会不管做什么,都让人感觉到前景!

    结果,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还确同媒体所想的那样,陈兆军新上任之后风风火火搞的两件事起到了不小的效果。

    三网合一因为有了海南的例子,所以搞起来的速度非常快,在杨荣松以及陈兆军助手美智子以及吴凤瑶的帮助下,几乎在全国的所有省市同时搞了起来。先是以这些地区为单位,把互联网络全部连线,并合并之前的电信以及电视网络,实现了开通其一,便能够享受三样信息传递的结果。

    而村村通则有陈兆军开了个好头,然后具体又交由杨荣松去操作。如陈兆军所设想的那样,村村通实现了具体到每一个村为单位的信号覆盖以及上行传递信息的两点。最终的结果也跟陈兆军所设想的那样,村村通让那些偏远的山区、村庄都能够最便捷地获知来自中央的声音,并且通过上行信息的传递,最大程度地在没有计算机互联网覆盖的情况下,实现了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很大限度地促进了物质的交流与疏通,帮助不少农民富裕了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看到可能出现的结果或者看到初显成效的两件事出现时,那些媒体又关注起这个上任新官的三把火还会继续烧些什么。

    但是,让所有媒体都意想不到,或者说让包括不少跟陈兆军挺熟悉的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在他们眼里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陈兆军,仅仅在部长这个位子上干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在94年春节之后没多久,就从所有人的视线中消失了!是真正地,彻底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但是谁都知道,陈兆军还在,偶尔,他还会跟家里或者他的助手有联系!

    比如,在陈兆军消失之后,吴凤瑶跑去跟微软洽谈关于windows95的事,并联合微软开发了一款风靡全世界计算机网络的即时通讯软件等等。又比如在某些必要的时刻,陈兆军的资金会有所调动之类的。或者,那个已经是信息产业部办公厅主任的杨荣松偶尔会出现一些极其精准或者前瞻性的构想什么的。又或者金胜传媒会偶尔出现关于陈兆军的意见之类的报道等等等等。虽然谁都可以猜测到这是陈兆军在动作,但却包括以前跟他混得挺熟的那帮苏联太子哥们,都不知道陈兆军在这个世界的哪个角落。而那些或许知道陈兆军在哪的人,也都声称不知道。

    而这中间,也还出现过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知道的事,比如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有一部分有能量的人发现,在墨西哥的这次金融危机中,有一股很神秘的资金注入到墨西哥金融市场进行运作,并以相对精准的手段从中获得了不少利益。从手段上,他们猜测,这笔神秘的资金极有可能是陈兆军的。只不过,哪怕是这部分人,也没办法猜测到陈兆军接下来的动向以及他目前的位置。

    媒体在陈兆军消失后,都曾疯狂地寻找过他,毕竟只要找到陈兆军,就是一个轰动全世界的大新闻。只不过,单单是媒体,根本没办法寻找到专门隐藏起来的陈兆军。那些国家政府或许能够找到陈兆军,但是并没有哪个国家会将自己是否找到陈兆军的信息透露出来,甚至有不少国家期望陈兆军不再出来。陈兆军的消失,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谁都希望能够通过包括媒体或者强大的组织在内的所有途径打听到陈兆军,这也是媒体那么疯狂去寻找的原因了。但是,不管是谁,不管怎么打听,都没办法知道陈兆军。仿佛陈兆军不曾出现在这个世界一般,就这么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种种现象又告诉这些产生了错觉的人们,陈兆军确实出现过。陈兆军突然间消失的消息,让全世界的股市都震荡了好长一段时间,对投资潮流也有了一定的影响。虽然总体上来说变化并不大,但是也造就了不少富翁的诞生,或者让一些富翁陨落。

    陈兆军这么一失踪,便是好几年的时间。关于陈兆军,全世界人民或许应该对他有所淡忘。只不过,陈兆军的所有产业依旧在运作中,而福布斯也同样在每一期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将陈兆军的名字放到第一位。因此,在全世界人民记忆的深处,永远有这个传奇人物的一席之地。不过,福布斯现在对于陈兆军的财产状况是越来越不了解了。毕竟,陈兆军消失是消失,他原有的那些产业依旧在运作着,而且通过吴凤瑶,他旗下又有不少对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特别是新兴的网络公司等。陈兆军的资产越来越神秘,似乎依旧维持原状不变,又似乎在迅速地累积着。但不管怎么样,世界首富的头衔,除非陈兆军真正的彻底消失,否则,永远都是他的!

    因为如此,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什么人,都不会忘记陈兆军!至少,几年下来,成为世界诸多工业新兴焦点的万宁市,那里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陈兆军。当然,被带动起来的海南也同样不会忘记!

    1996年冬,不知道为何,陈兆军突然又出现了。只不过,他这一次出现非常的低调,除了一些相对有途径的人之外,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回到了北京。即使有途径知道陈兆军回来的人,也没多少人知道陈兆军回来是干什么的,回来北京又具体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个消息同样被透露了出去,对于这个消息将信将疑的人不少,而更多的,是好奇陈兆军回来北京干嘛?如此一来,又有一大批媒体记者疯狂了起来,纷纷利用起他们所有的手段来,打听和打探起关于陈兆军的消息来。

    不得不说,媒体确实挺有能耐。在国内方面,虽然对陈兆军的消息进行了一番封锁,但是境外的媒体还是对陈兆军的行踪做了一番报道。陈兆军回国之后,更多去的地方并不是他工作的地方,也不是他家里,而是中南海!媒体对此很好奇,纷纷猜测陈兆军此举的目的,但是没有一家媒体挖掘出有利的信息来。只知道,陈兆军在北京的这么一段时间中,几乎每天都出入中南海。

    不过,不管陈兆军这次回来是干什么的,他的行动又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股市习惯性的动荡,投资潮流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媒体持续地打探着陈兆军的消息,但是让他们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997年元旦刚过没多久,陈兆军又再一次消失了!这一次跟上一次一样,不管媒体怎么打探,都没办法获知关于陈兆军的任何一丁点行踪!也有部分媒体疯狂地寻找过,但却仍旧一无所获!不过,这一次更多的媒体理智了起来,纷纷对陈兆军这次回国以及再次消失的原因以及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判断分析。与上一次不一样,上一次大都猜测陈兆军去了什么地方,而这一次,更多的,是分析陈兆军这次会消失多长时间!

    陈兆军再次消失的消息又传了出去,股市习惯性的动荡那是谁都知道的,有眼光和分析能力的人都会从以往的过程中找出让自己富起来的规律。当然,万事没绝对,并不是每一次都是这样。但结果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富起来,又有一部分人贫穷!

    不过,陈兆军这次消失并没有让流向中国的投资潮流受到多少影响。毕竟,陈兆军这次回来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陈兆军还活着,或者陈兆军还会继续关注中国。那既然这样,留在中国自然是很好的选择。而那些随大流的,自然在更多人选择留下来的情况下留了下来。总之,一次骨牌效应又产生了。

    陈兆军再次消失的消息不像上次那样,一直维持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慢慢淡下去。这一次,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没声音了。并不是陈兆军的名气不够大,他还是世界首富,而且他的财产还在不断地增加中。福布斯曾经做过这么一个不完全统计,说陈兆军每一分钟所增加的财产,能够让一个普通人活一辈子!当然,这个统计并不完全,或许更多,又或许没那么多,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陈兆军现在已经有钱到比以前更恐怖那是可以肯定的。

    而这一次陈兆军消失的消息,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淡下去的原因,却是因为中国又发生了一件极其重大的事。

    1997年春,是一个让全中国人民都感到沉痛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令人敬仰的中央首长去世了!这个消息让全国都陷入了悲痛的海洋之中,没有哪个中国人会忘记,给他们带来富裕的人!

    首长去世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暂时忘记了陈兆军,包括万宁市也一样,万宁市的民众都永远不会忘记,在万宁博物馆里的那一份中国地图。首长在中国的最南方,亲自用笔画了一个圈,并题了一句“万宁明天会更好”的话。万宁日报当天便发表了一篇报道,名为《首长!万宁向您交付满意的答卷!》,报道中,详细地讲述了万宁这些年来是如何从一个农业县级市发展成为今日这个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声色并茂的文章,感动了千万人!

    当然,首长去世的消息并不完全让所有人都忘了陈兆军的。还是有不少人想知道,这次首长去世,会不会让陈兆军回来!只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陈兆军并没有回来。只是通过吴凤瑶,传达了对首长去世沉痛的哀悼!

    一号首长的去世,直接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部长陈兆军。因为一直以来,首长是陈兆军的靠山,陈兆军所做的很多事,都有首长撑着,揽着。在之前,很多人都猜测过,如果陈兆军失去了首长的庇佑,结果会怎么样呢?但是,谁也没想到,还是信息产业部部长的陈兆军竟然会提前选择了消失。

    或许,谁都不会觉得已经失去踪影的陈兆军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但确实,有些不原本就一直想搞陈兆军的人,这一次,这些人行动了!谁也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或许,这些事,只有当事人才能够明白吧。不过,这中间有不少有路子的人还是获知了一些消息的,首长去世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陈兆军在国内的所有资产便被冻结了!当然,有途径获知消息的人还知道,陈兆军在96年冬的时候,就已经将国内的大部分资产都转移走了!被冻结下来的,只有零星一点而已。

    不过,这次的冻结并没有维持多少时间便解冻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不知道的人仍然不知道这有什么变化,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而有能力获知消息的人都知道,这次中南海的几位首长一起为陈兆军出面了。当然,中央是否联系上陈兆军,没有人知道,他们只知道,陈兆军后来又将抽调出国的资金再次注入了国内,带活了不少地区的经济。

    首长去世的沉痛感让全中国都沉浸了好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依旧平稳地进步着。过了这个沉痛的春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香港。因为在今年的7月份,香港就要回归中国了。这是一个值得喜庆的事情!只不过,他们都不知道,在香港回归的那段时间,还有“一只假寐的老狼”,也将目光瞄准了香港!

    97年夏天,对于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噩梦的开端。从这个夏天开始,一场席卷几乎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卷走了他们身上不少的财产。而现在,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量子基金此时正为是否进军香港金融市场而进行着内部成员会议呢。原本,有索罗斯这个决策人在,这种会议是没必要进行的。只不过,此时香港已经回归了中国,而陈兆军的爱国情结他们这些人也都是清楚的,如果陈兆军看不顺眼,插手的话,那量子基金的这帮家伙将血本无归!

    “索罗斯先生!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动香港!据我了解,陈兆军的母亲跟香港的很多权贵都有联系,如果我们贸然进军,被陈兆军背后捅一刀的话,结果将是非常恐怖的!”内部成员会议上,一位成员眉头紧锁地说道。

    “不不不!陈兆军再有钱,他也是一个人,我们这么多人,还怕斗不过一个陈兆军吗?”另一位成员在索罗斯开口之前,便反驳道。

    “哼!你刚加入我们基金,根本就不了解陈兆军的能耐!”开始发话的那位成员马上便回敬道。

    这个刚加入到量子基金的成员听后不舒服了,也讽刺地回敬道:“我知道!陈兆军拥有极其精准的眼光,拥有超前的意识!这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街边的儿童读物写满了,我那个十岁的小儿子都非常清楚!我怎么又会不知道呢?哼!”

    开始发话的那位成员听明白了他的讽刺,立马用不屑的神情回敬道:“哼!看来你只能陪用十岁小子的眼光看世界了!别以为这次在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赚到了几美分,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当初日本经济泡沫崩溃的时候,苏联解体的时候,我们可是亲眼看到了陈兆军的神奇!如果你愿意便跟陈兆军对着干吧?到时候来找我,我会施舍一些食物给你的!”

    “你……”对方差点被气得话都说不出来,在调整了一下之后,他又说道:“我看你是被外界的传闻给迷惑了!什么神来之手,什么金融大鳄的!都是个屁!外面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啊?哼!在我眼里,索罗斯先生才是真正的金融大鳄!以我们全部人的能力,再加上索罗斯先生,还斗不过一个还不满三十岁的小屁孩?”

    这次,没等这个先开口的成员开口回敬,坐在首席的索罗斯开口说话了:“好了!都不要吵了!”由于索罗斯在这些风险投资家眼里还是有很大威望的,所以索罗斯的这句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毕竟,在索罗斯的带领下,即使是新成员,也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