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越南之行(四)

第一百九十三章 越南之行(四)

    第一百九十三章 越南之行(四)

    黄连山仍然葱葱郁郁,高高的山脊上各种南国植物如蜘蛛网一般密集,其间纵横交错的是各种藤生植物。深山中弥漫着晨雾,总是在中午时分才会散去。

    在李思明的记忆中,在这一片广大的山区,只有那永远浓密的树丛,令人防不胜防的各种毒虫,还有那稍不留神就会摔下万丈悬崖的林间小道。在中国大使馆陈武官的陪同下,李思明、小刀和几位助手在那位越南中校的带领下在林间搜索着,眼前的一切既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

    那位越南中校对李思明已经不再冷脸相对,但仍是例行公事般地不冷不热。原来此君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越军特工第9营的一名尉官,他所在部队围剿狼牙不成,反被狠狠地修理了一番,他本人也负过轻伤。所以,他不可能有什么好脸色。

    这几位助手,除了前狼牙队员刘国庆之外,还有两位从云南省军区借来的越语翻译,他们此前就已经开展了相关调查工作,还有一个班的云南边防部队士兵,都穿着便衣,当然还有越方人员的陪同或者说‘监视’。刘国庆随身携带着一份当年的军事地图,还有一份越南近期公开出版的小比例普通地图。再一次重临黄连山,他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如果是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把自己当成一个游人,心情也许很不错。但此时此地,各人的心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四周的地形和乔木外貌跟记忆中的相比,似乎已经很模糊。

    “嗯,是这里吧?”李思明部小刀和刘国庆道。他的面前是一片竹林,竹林之后是一个向阳的斜坡,在那里是凌志军和另一位队员埋葬的地方。

    “应该没错吧?”刘国庆点头道。

    “那就动手挖吧?”陈武官问道。

    刘国庆点点头,转头吩咐一班便衣士兵,众人立刻在他指点的位置开始挖掘。

    “这个地方,我们当年也来过,差点……”中校沉吟半晌说道。可是没有人搭话,他弄得很没趣,索性闭上了嘴巴,现在不是说这话的时候。

    终于,士兵们挖到了两具遗骸,还没完全腐蚀掉。李思明、小刀和刘国庆已经记不清哪具遗体是凌志军的,哪具遗体是另一位队员的,只能根据骸骨的大小猜测。李思明感到很悲哀,他只能做到这一点。

    “生火!”陈武官低声说道。在这深山老林中,没法专门转运回国,将骨灰带回才是最可行最快捷的作法。

    众人找来一些枯枝败草,加上一些引火的材料,两堆熊熊燃烧的火堆生了起来,一行人静静地立在火堆前面默哀。

    “让英灵回家,得以安息!”李思明在心中默念道。两行清泪从李思明三位老兵的脸颊滑落,那位中校似乎也被这悲伤的气氛感染,向着昔日的对手,举起右手敬了个庄严的军礼,同样是军人,这战友情兄弟情,是这个世界上同一类人共同珍惜的感情。

    收集了两份骨灰,其它的抛入山涧,东到大海,也许能通过大海流向北方大陆。李思明又转到不远处的另一个地点,那里埋葬着某部尖刀排的小程。李思明等人可以很轻易地再一次看到那个冷雨夜全队进攻的唯一目标,一座通信站,只是那里很显然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已经被各种杂生的灌木掩盖住,只有那高高的瞭望台仍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那位叫小程的年轻士兵,跟李思明只相处了几天,谈不上熟悉,但是却给李思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至今日,再一次想起昔日的音容笑貌,宛如昨日。如果他还活着,应该三十二三岁,正是一个男人所谓事业走向成功的最好的年华。

    只是这次有些麻烦,李思明找了好一段时间,才找到真正的位置。李思明有些羞愧,那曾经深深嵌入小程身体之中的弹片,早已经锈迹斑斑,仍顽强地留存了下来,似乎见证着一位士兵的顽强和奋不顾身。

    四周挺立的高大乔木,如哨兵一样挺拔,似乎默默无闻地为英雄的战士守护着,抵挡着风雨的侵蚀。那青山热土依旧那么深沉,林间不知名的南国野花依旧在四周高大的灌木丛中顽强地绽放着,散发着淡淡地芬芳。小小的黄色或白色的花骨朵,也许没有庭院里的名贵花卉那么光彩夺目,但却从未因为四季的更替和风刮日晒,而放弃生长的权利,她们总生的顽强,长的热烈,然后绽放出奔放的生命之花,即使凋谢了,来年不需要精心护理,照样灿烂地盛开。

    天色已晚,李思明等人不得不放弃继续的打续,不得不就近下山,找到公路,搭车前往沙巴过夜。沙巴县城早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生机,那著名沙巴大教堂被修葺一新,早已经看不出她曾遭战火的洗礼,大街上也是人声鼎沸,看上去跟中国南方的小县城差不多。

    接下来的几天,李思明带着人在深山中不停地寻找着。尽管李思明等人当年都有详细地记述,但是战争年代还是太过匆忙,密林中植被很难分辨出各处的不同,相似的景致数不胜数,让人以为自己在原地绕圈。但是李思明等人却是精力十足,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位前军人对另一位军人的人道,让英雄的魂魄回归故里,让逝去的战友不再孤单寂寞。这也是李思明多年来的心愿,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急切。

    寻找战友遗体的工作,似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