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二百一十三章 龙腾(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龙腾(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龙腾(二)

    “龙腾计划”是微星科技集团1994年为迈向国际市场,确立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地位的而实施的一系列市场策略、投资与并购计划的总称。

    这是以微星科技新一代的微处理器的名称作为代号的,它的用意在于希望借此机会让公司真正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代表着中国高新技术最高水平的力量,一支年轻的力量,也是一支注定要让世人瞩目的力量。

    1994年10月,广东电信开通了中国第一个进入商业化的数字移动通信网,这个网络是建立在深圳原有的cdma试验网的基础之上的,250个基站和20个直放站覆盖了深圳城乡的每一片土地。由于此前试验网的不断完善与不断改进,当初那2万名幸运的试用者早已习惯于使用anycall电讯生产的手机,享受着比模拟网更好的通话质量。眼下,深圳人正翘首以待深圳电信局正式办理手机入网手续。

    在中国内地似乎没有人谈论已经在欧洲开始商业化的gsm,官方更是大力宣传cdma种种优势。李思明已经改变了历史,在原本的历史中,中国在决策上马第二移动通信网的时候,曾一度钟情于cdma,只是由于gsm更开放更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并且相对便宜,所以让gsm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李思明明知道支持cdma的国家实在太少,但是s-94标准及其初期版本,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开放性和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而且这种开放性必将带动整个产业链企业的发展,并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所以中国的cdma网络已经到了不得不上马的时候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中国某通信类刊物在封面上写着这个特意加大加粗的问号。当广东电信宣布cdma投入商业化运营的时候,除了原有的那2万名试用者抱怨从此他们必须交高昂的电话费并且从走失去某种特权之外,所有产业内企业都摩拳擦掌,纷纷等着分食大蛋糕。但是除了很早就跟微星科技集团有密切合作的少数几个公司之外,大多数中国的企业只能望洋兴叹,他们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更是缺少市场意识。

    1994年11月1日,这一天深圳电信正式办理手机入网手续。anycall电讯在这一天推出一款最新手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揭盖手机,黑色外壳,外置式的天线,采用机卡分离的形式,也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一款手机。一经推出就引起世界轰动,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了后来真正翻盖手机的代名词。它使用的是一块镍镉充电电池,当然是微星电池(日本)有限公司生产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一天注定成为世界电信产业界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月投放市场的10万部手机,售价高达一万两千元人民币,但在一周之内就销售一空,这要比动辄两三万元的“大哥大”要便宜的多,不仅令更多的人买的起,而且从造型上看更是让更多人产生购买的愿望。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手机被那些渴望生产这种手机的厂商买回去大卸八块,给解剖了。

    “江湖告急”可以用来形容anycall电讯目前的状况,总裁兼ceo张华很显然没有预料到市场的反应是如此的热烈,以至于他不得不在董事会上表态要深刻检讨。工厂不得不加班加点制造足够多的手机供应市场,这绝对是一个垄断的市场。

    一时间,深圳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手拿黑色的anycall牌手机的人,而且专门是在人多的地方打电话:

    “张老板吗?我要的货你还没发过来,告诉你,我虽然不在公司,但我有anycall手机,你一天不给我发货,我每隔一小时打一次电话,直到你发货!”

    “喂,程先生吗?我是老刘啊,好久没见想约你出来喝茶,噢,今天没空啊?没关系,你有空了给我打电话,随叫随到,我的手机号是130xxxxxx……”

    “刘经理吗?我是宏发公司的销售经理啊!我在街上呢,当然用的是anycall牌手机,你也有啊?号码多少?不知道我们公司的合约您收到了吗?”

    “是赵秘书吗?我是谁?我是你老板!公司有什么事情随时给我打电话报告,不用担心,我刚买了anycall手机,随时可以联络到我!”

    这种黑色小玩意拥有难以明了的魔力,它已经在开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终有一天,人们即使很讨厌它,却也离不开它。anycall电讯在bp机业内的霸主地位,让它的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人中耳熟能详,而它本身就代表着可靠性和实用性,在它不太长的发展时间内,已经树立了自己的雄厚的品牌实力,而深圳试验网运行两年多以来,更是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信赖感。

    “没有anycall,我连bp机都用不起!”这是许多人的看法,随着anycall生产规模一再扩大,让bp机的价格越来越低。在1994年末的时候,如果你是深圳的老板,如果你手上没有一部anycall牌手机,你都没脸跟客户说你是深圳的老板!anycall,至少在中国,已经成了个人通讯产品的代名词。

    如果有人说,我只信赖anycall牌手机,那么李思明应该感到很高兴,这是他和他的股东们的最“美好”的愿望。

    深圳电信的移动运营当月的话费收入就超过了700万元,而它本身却在基础建设中却没花几分钱——因为这全是anycall电讯携手它的两个关系亲密的合作伙伴中兴和华为无偿建设的,他们必须让电信系统意识到早一天建设早一天收益。

    广东电信移动通信公司于是趁热打铁,准备在全广东省内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全面建设cdma网络,没钱没关系,银行给贷款,银行也很乐意给贷款,因为这对于电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绝对不可能没钱可赚。一场轰轰隆隆的移动通信基础建设在广东展开了,中兴与华为提供的几乎每件产品中都有anycall电讯的专利授权。anycall电讯在1994年最后两个月共销售手机70万部,共获纯利近30亿元,十足是暴利,这还不算它从通信设备中收取的专利费。

    这巨大的利润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甚至外国企业加入进来,全行业进入了狂热的状态。而香港证券中介公司和一些投资银行正使出浑身解数,游说中兴与华为赴港上市,此前因为微科创投向它们各注入了一亿美元的资金,它们都在香港注册了空壳母公司。而广东移动通信就是后来的中国移动前身的一部分,李思明对于中国移动在cdma上的热情,让他感到很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实在是很奇妙!

    在中国的cdma网络开始商业化的同时,另一家公司的上市计划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