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二百一十九章 梦里故乡

第二百一十九章 梦里故乡

    第二百一十九章 梦里故乡

    每当回首往事,李思明都是觉得很感慨。

    上辈子的自己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对大多数圈外人来说,也只是无名之辈,平平淡淡地走下去。而上天又给了他另一个机会,让重新来过,这当中有苦难有曲折,有心痛的眼泪,有欢乐的笑脸,也有九死一生的惊险,但却是一卷精彩绝伦的无悔的人生画卷。

    传奇人物自有其称得上传奇的故事,当回首往事,传奇人物总是用诸如“感慨万千”的词语来形容,到了一定的年纪,各种自传体的回忆录便为繁荣图书市场做出了贡献,诸如《我这辈子》、《我这二十年》之类,顺便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教育或者娱乐了人们。而传奇人物李思明用自己的热血与忠诚,乐观与向上,还有对这片土地的无心的爱,挺起了一道高高的脊梁,让人膜拜。

    刚从欧洲回来的李思明,他很难得地给自己了放了一天假,他现在觉得自己应该试着放松一下,不要再像以前那样疲于奔命——很会享受人生中的每一天,才是他真正的对生活的态度,只可惜,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能做到这一点,因为那时他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一门学问,而在他成为中国首富甚至可能是全球首富的时候,他却没了时间。

    当他再一次有暇翻阅越来越厚的相册的时候,他思绪万千。手中的那张他和曾智、徐大帅在那黑土地上的第一次合影照,现在已经发黄了,但是在他的眼里却是那么的清晰,就好像比当今最先进的照相机拍出的彩色照片还要灿烂。那是他们最美好的年纪留下的笑容,年轻时结下的友谊,随着这时光的流逝而愈久弥坚。那一片土地也是他梦开始的地方,曾经无数次躺在麦垛上仰望星空,也曾无数次在一望无垠的庄稼地里,一边埋头劳作,一边设计着自己的种种未来,那里是他真正的梦里故乡和精神家园。这个梦里故乡,甚至比他真正的故乡更让他难忘,他一时有些出神。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妻子杨月问道,“我都回去好几回来,每次人人见到我,都要问一遍你李大人物为什么不回去看看?”

    杨月回大兴好几回,多半是代表李思明回去走走看看,拜访那些仍留在那里安家落户的老领导老战友和熟识的朋友们,甚至连不是出身于大兴知青的陈大会长都去过好几次。

    “李思明这小子,如今是大人物,看不起咱这此穷朋友了,要不他怎么从不回来看看?”有兵团战友这么问道。

    “他出钱给我们建楼盖学校,我们很感激。他是个大忙人,我们也理解,可这一去就二十年,再不来,我们都得去见马克思了!”更多的老朋友调侃道。

    热衷于联谊知青革命战友感情的钱大海组织了两次“回乡团”,但是李思明每次都错过,他实在是太忙了。我很忙,这是他当初真实写照,后来渐渐地变成了他习惯性的借口。想到此处,他自嘲地说道:

    “当年去北大荒的时候,我还没坐上火车,我就在心里盘算了:什么时候能离开那个遥远的鬼地方!呵呵,我恐怕是那列火车上唯一的一位‘意志不坚者’!”

    “可是我们当时都觉得你是全连唯一的乐天派,还以为你很喜欢那里呢!”杨月道。

    “既来之则安之,我要学会找乐子,所以那时候,我就比你们所有的人活的都滋润的多!”李思明笑着道,“咱不求进步,也不求太落后,能逍遥就逍遥一些!”

    “那你到底回不回去看看老连长他们?”杨月问道。

    “回,当然回。咱们就在这个金秋十月,一年当中丰收的季节回去,我还得翻翻皇历,找一个黄道吉日出发!”

    “去就去呗!哪来那么多鬼主意?”杨月笑着道。

    “鬼?我要是鬼,那就就是鬼婆了,咱们家小明就是小鬼了!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小鬼’的称呼原来就是这么来的!”

    “你这个家伙,都快四十岁人了,还这么多油腔滑调,你最多也就是个滑头鬼!”杨月笑骂道。

    “嗯,其实要是让我选,我宁愿当个‘色鬼’,人家不是说了吗?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李思明一脸“懊悔”。

    杨月听了这话,柳眉倒竖,一副“你敢”的表情:“我看你是有色心没色胆吧?”

    她其实对李思明这“色胆”挺放心,李思明当年就是在好莱坞那美女如云的充满诱惑力的“大染缸”里也是“守身如玉”,这个男人实在是太让她放心了,也实在是太优秀了。想当此处,她的眼里充满了柔情蜜意。

    “亲爱的老婆,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都老夫老妻了,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李思明受不了这种眼神。

    “别说的那么难听,你也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另外,你也别说这个‘老’字!”女人果然对这个很是敏感。

    “不对啊,我一直觉得我是上了你爸爸的当。你老实交待,你爸当年有没有虚报你的年纪,故意压我一头,我怎么总觉得你看上去比我小十来岁呢!”李思明一边哄着妻子开心,一边开着玩笑,内心之中对这位仍然风韵犹存的妻子赞叹不已。

    杨月听了这话,心里当然是很美。

    钱大海接到了李思明打来的电话,没两天就来到了深圳,而且是跟丛有为有说有笑地一起来的。

    “稀奇啊!你们两位难得不吵不闹的!”李思明奇道。

    所谓同行是冤家,这两同样是在北京城里做电器店连锁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