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仙朝帝师 > 第四百三十二章 菩提本无树

第四百三十二章 菩提本无树

    这里是位于庆国境内的登天窟,群山如林,鳞次栉比的排列开来,山岩透着沧桑的气息,褶皱叠生,仿佛一张张苍老的面孔。

    或许是因为庆国听起来有些像秦国,或许因为在远离大匡的庆国也有寺庙和僧人,又或许因为,他实在是无路可走。那年三朝大规模捕杀无底洞者,他侥幸逃生,他知道大匡再无他的容身之地,于是乎长途跋涉,一次次的避过三朝仙神妖魔的追杀,走过沙漠丘陵,飞过高山大海,来到东西两界交汇处的庆国,这里也是少有的没被三朝收入囊中的地界。

    庆国的百姓们都被迁移到了三朝,留下古老的寺庙和只会念经的僧人。

    “阿弥陀佛。”

    走出洞窟,年轻僧人低喧佛号。

    佛音如洪钟,遥遥荡开,直传入那座老寺。

    寺庙中有僧人在念经,听到那声佛音,无不肃然起敬,朝向洞窟方向合掌而拜。不单单是众僧,就连林间的鸟兽虫鱼也都停下动作,鸟儿落于枝头,鱼儿从河水中抬起头,朝着洞窟方向顶礼膜拜。

    对于庆国遗寺的僧人们来说,除了不知道活了多久的老主持,他们最景仰的便是登天窟中的苦行僧了。他每年都会来寺里修一会儿禅,并当众和老主持辨法,两人口若悬河,解释禅道天马行空,听得众僧如痴如醉,钦佩不已。往往在辨法后,那个白袍不染污尘的苦行僧便会去登天窟闭死关,一闭关就是一年,直到第二年,再度出现在寺中。

    年迈的老僧一个接一个圆寂,年幼的僧人也在看不见痕迹的岁月中变成了老僧,除了偶尔有行脚僧人路过挂寺,寺庙中再没添过新僧。时至今日,这座当年庆国最大的寺庙中,只剩下几十个垂垂老矣的僧人,也不知在哪天会被佛祖召唤到西方极乐,而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却是在尘世中的剩余日子里,能见到主持和那位苦行僧分出高下。

    佛家戒嗔痴,本不该留着胜负的念头,奈何他们只是僧人,不是佛祖菩萨,尘世中的僧人若都能做到嗔痴无度,那还要什么佛祖。

    “阿弥陀佛。”

    同样的佛号声再度响起,这一回却在寺庙中。

    念经的老僧们惊讶的看向年轻的白袍僧人,面面相觑。

    “阿弥陀佛,大师记错日子了,一年之期尚未到。”

    一名僧人躬身回礼,善意的提醒道。

    年轻僧人面色庄重,朝向开口的老僧人淡淡一笑:“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老僧错愕,哑口无言,其余的老僧们一个个低下头,苦思冥想,参悟起大师话中的涵义。

    “我从未说过,只是你想多了而已。”眼见众僧陷入沉思,年轻的僧人莞尔道:“心有缚则缚,心无缚则自由。”

    众僧闻言豁然开朗,先前开口的老僧羞得面红耳赤,低喧佛号,朝向年轻僧人合掌而拜。

    正在这时,一阵禅声从寺内深处传出。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种下,花地尽无生。无华,你束缚了他们的心,却又怨他们解不开,你把着因,让他们看不见果,何以道自由。”

    “主持!”

    “主持也出关了!”

    一众老僧面露喜色,情不自禁的叫喊出来。

    主持和苦行僧还未开坛,就辨起法来,怎么能不叫他们欣喜若狂。

    转眼后,一道短小的身影从庙中走出,若有外人在此定会大吃一惊,被老僧们唤作主持的僧人竟是一个四五岁的孩童。见到主持一年比一年年轻,老僧们都无异样,正如那年见到满身是血却英俊得不似人的无华,色即是空,无法无相,如梦幻泡影。

    看向主持,无华双掌合十,低喧佛号,抬起头来时,却摇头一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扫,勿使惹尘埃。若我是尘埃,只怨他们未能拂扫禅心,禅心蒙垢,不如明镜。”

    话音落下,老僧们又添几分羞愧。

    “主持,无华所言极是,我辈终究没有慧根,做不了菩提树,扫不尽心头尘埃。”

    低念佛号,一名老僧惭愧的对主持道。

    “休慌,且听我一言。”孩童模样的主持笑了笑,一本正经的踱起脚步,朗声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阿弥陀佛!”

    众僧齐齐合掌,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只觉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随后纷纷瞧向无华,却是好奇他如何来辨。

    却见无华遥遥西望,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