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周全。”

    “那我先看东西,您先喝口水。”

    砚台在老者的黑塑料袋里,还裹了几层报纸,也没个盒子什么的。

    吴夺拆开报纸,拿起砚台。

    砚台呈长方形,长约二十厘米冒头,宽约十二厘米。

    砚池为圆形。确切具体地说,是一个太极的形状,砚池里头有分隔,而且雕刻出一阴一阳的“鱼眼”。

    青石质地,色调很是明快、漂亮,要是夸张一点儿,有种夺千峰、映碧湖的感觉。

    而在挖出的砚池底部,又露出了微蓝偏白的条纹,宛若水中涟漪。

    吴夺的精神都不由为之一振,心说那个店主要么不识货、要么心太黑。这砚台看着就很上相啊,而且不是表面的漂亮,还透着那么一股子凌然之气。

    不过,店主说的有一点是对的,这砚台“非端非歙”,不是端砚,不是歙砚。

    这种青石的颜色虽然好看,却未必是贮墨发墨的良材。

    吴夺也认不出这是什么石材,看着有点儿像洮河砚,但是颜色又比寻常见到的洮河砚要鲜亮得多,虽有纹理,却异常细腻。

    砚台两侧,各刻了一列铭文,好像还形成了一副对联。

    右侧刻:天河美石,神工开物,砚生太极,墨分五色。

    左侧刻:云台英主,弘意作砚,岁在甲申,时逢三阳。

    吴夺一看这铭文,口气好大啊!

    这个“天河美石”,不是“天河石”的意思,是一种美化的说法。天河石又叫亚马逊石,是微斜长石的蓝绿色变种,有点儿像翡翠,对于吴夺这种宝玉石专业的人来说,一望便知不是天河石。

    天河石可以划归到宝玉石里头,而这砚台的石材虽然漂亮,但只是“石”。不过,作为砚台,它是有功能的,并不是越贵越好。

    这铭文第一句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算是一种艺术化表达;口气最大的,在第二句。

    云台英主!

    云台,又叫平台,这是个什么地方呢,这是紫禁城建极殿居中向后,“高居三躔白玉石栏杆之上与乾清门相对者,云台门也”!

    现在说建极殿有人会感到陌生,因为这是明朝的称呼,到了清朝,紫禁城的建极殿改名了,改成了保和殿。

    一说保和殿,知道的人就多了,因为这是殿试的地方,出状元的地方。

    而在明代,在建极殿的云台,有所谓的“平台召对”,皇帝召见群臣,有问有答。

    所以,“云台英主”只可能是一个人,那就是皇帝!

    结合这方砚台的特点,充满了浓浓的道教气息,吴夺不消听,大致也有了个猜测,这位“云台英主”,很可能是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是以太子身份荣登大宝,他是以正德皇帝朱厚照堂弟的身份即位的。朱厚照是火字底,朱厚熜是火字旁,一辈儿。

    明代皇帝的名字,除了朱元璋,都是金木水火土的偏旁,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推下去。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永乐皇帝朱棣是木字旁;木生火,太子朱高炽就是火字旁;火生土,“圣孙”朱瞻基就是土字底。以此类推。

    所以,明代皇帝的名字很好记,吴夺也都能一口气顺下来。

    这位嘉靖皇帝朱厚熜,既然不是太子身份即位,那他就不是在京城长大的,他是在湖北长大的藩王之子。

    在朱厚熜十五岁之前,想必他可能觉得进一趟京城都难。因为在明朝,“藩王擅自入京”和“边将结交近臣”,都是掉脑袋的大罪。

    湖北有个武当山,道教圣地。在湖北长大的朱厚熜,深受的道教影响。嘉靖皇帝一生都信奉道教,大力扶持道教。

    所以,这方云台英主太极砚,若是真品,就应该是嘉靖御用之物!

    铭文中的甲申年,若是放到嘉靖皇帝的在位时期,那只有一个年份对应,1524年。

    嘉靖皇帝在1521年登基,十五岁,1524年,那就是十八岁。

    少年天子,云台英主,美砚弘意,方方面面就顺应起来了。

    吴夺一边看一边想,忽而有些自得,我还可以嘛!

    实际上,知识性推断,原本也不算很难;难的,是断代和明辨工艺。

    而现在,吴夺却连这砚台的石材都确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