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塔防战略 > 257 月表

257 月表

人,准备一套面积接近三百平米,两层楼的小基地。

    小基地将首次使用五段式气压分布出入区,通过每段较小的气压跨度,实现频繁进出。

    举例来说,现有的减压舱,从普通舱内压力转到真空,最少需要数分钟时间,等的时间越长,越接近绝对真空,损失的气体资源越接近零。

    而在新月球基地,出入区每段只有五分之一的气压变化。

    平时,五段式气压布局能够增加人员出入频率,几个批次分别出入的人员,相向行动时,可以在不同的段同时处在减压和增压阶段;紧急时刻,如外部火灾时,也可以通过损失少量气体资源为代价,实现高速通关,五段全程不超过二十秒。

    如果不是月球的可开发资源预期,万万不敢用如此奢侈的出入机制,仅仅这一套新的出入机制,含设备区在内,就占用了一层三分之一的空间。

    此外,还将提前部署好气压管理、二氧化碳再生、水循环设备,以及发电能力不超过三千瓦的太阳能装置。

    ……没了。

    第一期工程不足以实现后续的人员入驻,主要是为了……先种地。

    c国民众会开玩笑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宇宙种菜。

    种地在月球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矿产开发,因为使用传统火箭往月球送两吨货物,至少要一个七百吨以上的火箭。

    每获得一点食物自持能力,都意味着土球低轨道至月表的货运线压力降低。种地种不好,甚至会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在月表维持一个超过四人的团队。

    由于月表真空环境自动解决了粮食储备问题,在一期工程建成后,智人机器人们一旦打通冰层,就会开始少量种菜,储存在低温真空室内。

    对了,冰层存在就是选择在月球极地进行开发的唯一原因。

    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有至少两批货物“砸”过来,其中会有土壤改良的关键物资,人类排泄物。

    人类排泄物,不是合成土壤的好选择,但现有的航天条件,还不足以在太空饲养大量食草动物,鸟类就更别提了,只能用人类的加上添加物凑合一下。

    这项工程,则是为后续专用的植物养殖舱做准备,那是一种类似土球上玻璃暖房种植的建筑。

    反正月表距离人员入驻,还比较遥远。

    如果地表局势危急,有了一期工程的基础,紧急扩建出可供数十人生活的月表基地难度并不大,只是那样做的话,第一批月球人大概一辈子都要为求生而苦恼,至少还得再等一代人才能进入生产阶段。

    除月表基地,同步展开的还有另一个新工程,而且是现有太空加工能力的主要消耗点。

    同步轨道永久居留空间站!

    现有的空间站因为重力关系,人类住在里面,哪怕用大量的时间锻炼身体,心脏功能仍然会缓慢衰退,并不能承担永久居住的任务。

    说到底,人类这个物种,就不是为太空生活设计、进化的。

    所以,一个有重力的太空站,才是人类文明火种的最终解决方案。

    顺带一提,未来空间站的设计,照顾到在关键时刻可以加载额外的核心构件,重组舱段来实现自转运动模拟重力。

    但那样做一方面因为“重力”将人类束缚在地面,舱内空间利用率会降低,还会失去关键的舱外加工组装能力(舱外非固定货物会被甩飞),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改的。

    地表怪兽危机还在持续,人类工业规模会逐渐倒退,不能指望以后每年还和去年一般好运。在各方面技术储备与经验、投送能力,都已经有足够水平后,c国决定正式启动同步轨道永久居留空间站的建造。

    其核心框架,还是由未来空间站的零重力加工设备制造。

    核心框架有三个组成模块。

    一个是支撑结构,这玩意没什么可说的,就是个从圆心伸出去三根柱子的东西,关键是舱段固定夹具和焊接支点。

    第二个模块是动量轮模块,这里还分作两种,一种是让空间站转起来而核心不转的动量轮,另一种是能让整个空间站改变飞行姿态的动量轮,后者负责辅助太阳能阵列对准,以及协助飞船、货舱停泊。

    最后是一套高复杂度综合停泊段,除了接驳口的后续扩展能力,主要功能是能够在空间站不停止转动的情况下,进行多个方向的转动,并且还能实现同步转动,在不停转的前提下完成货物、人员的舱内转移。

    接下来,适配土球本地科技实力,进行过改良设计的死亡权杖二号机,也将与同步轨道永久居留空间站部署在一起,需要时可以与轴向接驳器对接,方便弹药补给、维修、升级等工作。

    该工程会大量利用一些早前送上轨道的空舱、空罐子的材料,地表也会发射额外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