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473章 云南沐家

第473章 云南沐家

自己巨大阻力的思想准备。而为此,在一路上,他和李守一也反复的权衡盘算,就是争取张慎言不阻挠自己,最好是让他做个冷眼旁观者。而他们寄予最大希望的,就是沐国公府能和自己结盟,共同推行这个利国利民的大政。赵赵兴对这个想法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的习惯认知里,沐家在后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相当好。

    现在看来,自己是想当然了,黔国公沐家不但不能成为自己的盟友,反倒成为自己的最大对立面。而可怕的是,沐家久镇云南,早已经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国中之国了。而他手中,还掌握着国家允许的5万精兵。一旦沐家死了心的与自己为敌,即便自己做出多么大的功勋贡献,一个逼迫沐家造反的罪名,自己就将万劫不复。

    郭生田看明白了赵兴的痛苦,但为了国家大计,他没有心软的不再发声。只有将整个云南真正的内幕告诉这位一心推动国家变革的人,让他心中有一个真实的底,才能有备无患。或者是,知难而退。不至于弄出一个夹生饭,最终还牵连大家身败名裂,功败垂成。

    “这第三害,就是秀才。”

    赵兴也存着郭广生想的一样的心情,于是强打起精神:“秀才怎么又成了一害?”

    郭广生道:“国朝养士,只要取得秀才以上功名,就可以减免他名下的土地上的徭役赋税。”

    这个赵兴知道,于是仔细往下听。

    “但是,大人您也主持过两科科举,更办了那惊天的科场舞弊大案,应该明白现在大明的科考制度,已经颓废到了什么程度。”

    赵兴痛苦的点头。

    “而单单咱们城外的豪族杨家,虽然没有出现举人以上的身份,但一族20秀才,就几乎占尽了城外所有的良田。”

    “一族这么多秀才?这也算是天下奇闻美谈了。”

    郭生田摇头:“不足为怪,他一个家族两千多口人,再加上咱们这里读书的人本来就少,而各省名额在那,竞争根本不激烈,同时考秀才举人,就在州府省里,那些家大业大,有钱有势的,弄一个秀才不跟玩儿似的,反倒是穷苦者,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赵兴深有同感,上次京城抡才大典,那么严密的层层遴选之下,还是有那么多不合格的考生进入呢,何况是地方上的,这个现在看来是不足为奇了。

    “那么,楚雄有多少秀才?”王庆一询问。

    郭生田痛苦的回到:“四百秀才。”还没等赵兴惊讶,郭生田再次爆料:“全省有秀才三千七,这还不算,还有监生。”

    赵兴这次是真的坐不住了。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他们虽然没有真正监生出学致仕的资格,但身份却和监生相同,也就是说,他们依旧算有功名的。他们都有享受名下免赋税土地的资格。

    “那么,监生又有多少?”

    郭生田苦笑:“这个学生不知道,不过,现在在云贵川,流行家族集资捐监生的习惯,哪怕是一个穷掉了底的家族,只要有一个识文断字的,这个家族就宁可卖儿卖女砸锅卖铁,也凑足银钱,上下走动,为其捐一监生。如此,不但家族有事,这个可以能见县令不跪的为大家出头,同时,还能将全村的土地,都寄在他的名下,如此,一村世代不再缴纳税赋。”

    最终赵兴没有底气的询问:“那真正向朝廷上缴赋税的,到底能有多少?”

    郭生田肯定的道:“绝对不会超过一成。”

    面对着浮现出来的总总阻力,面对现在的现状,赵兴猛的一敲桌子:“施行变法,必须施行变法。要不然,这个大明就不是亡于建奴流寇,而是亡于士绅大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