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底深厚

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底深厚


    郑鼎与周基勋等三人摇摇头,说道:“这三万人当然都是保安团人好说,就害怕是朝廷其它人来了,西县以后就不是小圣人了。”

    其它人听了,互相打量一眼,眼里也是担忧,这个西县乃是小圣人的根据地,岂能够让他人染指。

    “在下也当然这种想法,后来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现在金堂县等地有大量中原之人,还有一些感激小圣人的四川之人。”杨云耐心向着在座的人说道,“只要小圣人一声招呼,自然愿意来之人如过江之鲫。”

    “小圣人当然有这个号召之力,可是在四川大量招兵买马得考虑朝廷态度。”郑鼎双说出自己的担心。

    杨云打量众人一眼,语气尽量轻淡:“无妨,除了四川,还有中原。”

    “自从小圣人从中原拉了五万百姓之后,胡人不是已经对小圣人处处设防吗,怎么还能够在那里拉人呢?”郑鼎又是摇摇头,眼里完全是不相信的神色。

    杨云打量他一眼,也是摇摇头:“当然小郎君是不会主动跑到中原去拉人,可是中原百姓自己就会跑来。”

    “他们为何会自己跑来?”郑鼎与萧玉文完全不相信,不禁目瞪口呆。

    杨云笑了笑,说道:“有了这五万中原人作为例子,中原人已经把金堂看成人间天堂,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那里。”

    郑鼎与萧玉文等人想了想,觉得有理,最后还是认同这种说法。

    郑鼎想了想,喝茶一口,拱手一礼问道:“敢问军师,现在还有多人从中原来到四川?”

    “这个没有定数,有时一天几十,有时百多。上月来了接近三千多人。”杨云一边还礼,一边话里有说不出的自豪。

    看来保安团的细作上次走对了,对中原百姓影响极大。

    其实杨云有些话并没有完全说完,这么多中原人能够来到西县,与保安团的细作营分不开的。

    毕竟,这些中原百姓绝大部分目不识丁,有的甚至一生没有到过县城。

    其实汉人的乡土观念极重,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哪个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千里大迁移?

    关键的是,他们消息闭塞,怎么知道金堂县是人间天堂?

    细作营为了让中原百姓知道金堂县是人间天堂,也真的拼命了。

    为了能够拉人,这些保安团的八仙过海,各施绝招。

    细作营由于原来是外地人,无法说动本地人。

    能够说动当地人的,就只有当地的文人、商人,特别是乡绅耆老。

    商人地位不高,但是接交人员比较广泛,三流九教都有交道;

    文人与乡绅耆老比较权威,流到性不如商人。

    但是他们在当地影响很大,百姓极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商人与文人耆老乡绅各有特点,互相弥补。

    他们就把当地的文人、商人甚至乡绅耆老等发展为下线。

    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有的细作为了发展下线,甚至卖身给乡绅为仆人,从而达到接近乡绅耆老的目的。

    他们冒着长项给乡绅耆老当仆人的风险,因为万一没有说动乡绅耆老,就只有长期给他们当真正的仆人。

    经过长项接触,才终于把乡绅说动。

    更有艰难的细作,不惜拿着烂碗,扮成乞丐。

    中原人多土地收成不好,乞丐大量存在。

    结果这个细作获得成功,因为这些乞丐一般都是单身一人,

    不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时甚至经常饿着肚子,生活除了乞讨就是乞讨。

    听说金堂县是人间天堂,那里还有不去的道理。

    只要稍稍挑拨,立即成群结队向着西县出发。

    他们一身臭味,穿着一身熑纸衣,不但普通百姓嫌弃,就是胡人也巴不得离他们远点。

    这个叫做洪七的细作竟然大获成功,带了一千乞丐来到西县。

    来到西县之后,这些乞丐全部都不走了。

    西县不是人间天堂?哪里哪里还是人间天堂。

    洪七由于带领大量中原人来到西县,受到细作营头子种华的亲自接见。

    他不但由普通细作升级为阵长级别的细作,手下还有百号人物,专门拉人。

    拉哪些人呢,当然是乞丐,他们轻车熟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正儿八经的乞丐。

    杨云想到,心里特别感慨,特别感激细作营的辛苦。

    没有细作营的千辛万苦,哪里又有西县的人丁兴旺?

    在座不知道这些,只是知道西县乃是下一个人间天堂,又互相行礼,彼此祝贺一番。

    郑鼎果然冷静,想了想又是拱手一礼问道:“敢问军师,有多少中原来人留在西县?”

    这个是关键,现在在座已经把西县当成小圣人的地盘,希望全部留下。

    “经过劝说,现在的中原的人几乎都在西县留下,目前在西县中原人四万多人。由于西县作坊很多,这些人全部都有生路。”杨云一边拱手还礼,一边高兴回答。

    在座的人又是互相祝贺一番,西县不愧为小圣人起家的根据地。

    但是郑鼎却不这么想,而是冷静提出一个问题:“保安团还有多少轰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