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六十章 机杼进步

第六十章 机杼进步

所结。主公治下虽广种桑树,然桑苗却未成树,因而所结蚕茧只够百姓自家纺织。如今官府采购之蚕茧,主要靠太原供应,略有不足。”

    这就是底蕴积累不足,需要靠时间慢慢丰实。

    不过张瑞略微诧异,自己印象中征西将军府治下是桑树成林呀。

    便问道:“桑树需多久长成?”

    “桑树长势快,喜肥水,一年便可长至一丈有余,八至十年便可能长成大树。”

    难怪自己印象中桑树成林,一年便能长两米多,已经有树的模样了。后年,整个征西将军府治下便可以大规模提供蚕茧了。

    而且桑树还有个巨大的优点,它无需幼苗,是靠种子播种的。非常神奇。

    这也是张瑞、朱元璋都可以强制下令百姓种桑的原因,买一斤种子,有二十多万粒,可以种满一亩良田,培育出数百棵桑树。

    正因为种植成本低廉,才有诸夏百姓数千年来都房前屋后植树种桑的传统。

    不是张瑞自夸,征西将军府麾下的桑林面积绝对是天下之最。若征西将军府治下都提供不了足够的蚕茧,其他势力更不值一提。

    想到家家户户妇女皆在养蚕纺织,张瑞心情振奋。木兰当户织的缩影所展示的,正是数百千万的勤劳妇人以双手创造了诸夏无数的财富。

    因为有这上百万妇人的辛勤劳作,征西将军府才能府库充盈,张瑞才有资本收割天下财富。

    看到了机杼的进步,看到了成规模化的官营纺织业,张瑞心情大好。

    神情轻松的谈起此前的安排,对马钧问道:“马先生,孤曾托尔改进织绫机,如今效果如何?”

    马钧恭敬上前,说道:“禀主公,已略见成效。如今某与诸君正在苦思,如何进一步提升。”

    “哦?先说说,进境如何?”

    “某已改六十蹑织机为十二蹑织机。再进一步,苦无思绪。”

    张瑞闻言,诧异的看了一眼马钧。

    这位马先生,可真是国士无双!

    没有思绪太正常了,因为你已经将织绫机改进到尽头了,后世两千年都没有任何改进。

    在农业社会,织绫机的技术不可能再有多大进步了,张瑞不能让这位马先生将精力白白浪费,便吩咐道:“织绫机改进至十二蹑织机已经略微足用,马先生可将此事宜转交他人,而马先生再研究一些其他利国之器。”

    孟侯没有失望,马钧稍稍舒了口气,立即拱手行礼,说道:“诺。谨遵君侯示下。”

    作为一名技术官僚,马钧对目前的生活无比满意。既能施展所学,又颇受重用。

    可以断言,这天下除了在孟侯麾下能有此待遇,在任何其他势力都不会被如此重视。

    汉室以儒道治天下,注重的是德行、品节,诸侯们吹捧的是名士、是清流甚至是门第。总之无一是马钧擅长之务。

    因而以马钧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官僚与工匠,是对孟侯府最忠心耿耿的一个阶层,是最不希望孟侯府衰败的一群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