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祀 > 79、新皇帝巡视科考,殿试生受宠若惊

79、新皇帝巡视科考,殿试生受宠若惊

大典为国之重事,尔等不必拜迎,以免搅扰考子。”

    说罢径直往御座走去,后边拿着题奏的宦官,紧随其后。

    朱厚熜就是打算着,一边批阅题奏,一边主持殿试。

    这是新朝第一次殿试,不得不让其谨慎行事。

    随着时间拖移,朱厚熜也看完题奏,全部批发,命黄锦将其下发诸司,开始巡视考场。

    此时的考生早已沉浸在考试当中,根本没有察觉巡视考场之人,多了皇帝的身影,只顾着奋笔疾书。

    殿试好比后世高考,乃决定一个人命运唯一路途,商人子考中进士,则可以名正言身穿锦衣,军户考中进士,将来就有可能除籍与平民一般,民户、匠户等等同样如此,不由众人不奋发图强。

    虽然廷试通常不罢黜,可谁也无法预料,就一定不罢黜……

    走着走着,朱厚熜便看到一人试卷,上书“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治法,有心法。酌其因革,制其缓急,足以周天下之务,立天下之纲,是谓治法;根于躬行,原于心得,使其出之而有本,运之而不穷,是谓心法……

    钦惟皇帝陛下,睿哲天挺,仁孝夙成,昔潜藩邸之时,已系元元之望,一旦龙飞虎变,御极当天,宵旺孜孜,励精图治,任耆旧之臣,厘积习之弊,天下之人莫不延颈举踵,观政听风,思见德化之成。

    臣以草茅,首蒙赐对,虽至愚陋,不足仰承休德,而喜庆之深,敢不掇拾旧闻,对扬清问之万一?”

    虽然还未写完但是立意已明,其以“法治”与“心治”作答,以“心法”存于内为治世之本,“治法”施于外为致治之用。只有本端而末治,体立而用行,方为治不易之常道。

    换言之,即治法与心法并举,方能抵达大治之目的,才能盛世可期,中兴在望。

    唐虞三代之所以能盛治,且为历代之榜样,其核心在于“得心法而举治法”,而三代以下,并未臻于大治者,皆“心法不纯,而治法亦有所未备”。

    当然这番策论肯定是高屋建瓴,有些并不在实际当中,然以此人二十余岁之龄,能够写出这篇策论已经实属难得。

    盖其答题,皆出自于书籍所载,在并未涉及任何实地政务,仅凭书籍所得知识,就能写出如此雄文,绝非易事,亦可管中窥豹,其基础功底之雄厚。

    其字迹清晰工整,所有文字皆入印刷一般,大小一致,文章亦是华国章句,读之令人口齿生香,实在是绝佳文章。

    朱厚熜瞟了一眼名字,然后将其记在心中,此人历练一番可堪大用,潜力绝对不逊色内阁诸位老辣大学士,只是因为年轻,经历甚少显得有许些稚嫩之处。

    对方感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见到是朱厚熜吓得一个激灵,准备起身见礼。

    朱厚熜轻抚其背,附耳轻言细语道:“不用见礼,好好考试,莫要辜负一身才能!”

    说罢朱厚熜继续巡视其他考子,只留下考子愣在当场激动不已。

    待收拾心情之后,雄心万丈的他,提起狼毫继续他的殿试之路。

    惟有考中进士,方能竭股肱之力,为圣君效死,至于能否考中好名次,其心中已然并不在意。

    只要能够为圣人效力,向使小吏亦何如?

    效力在于尽心,而非在于官位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