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祀 > 121、两阁臣心有戚戚

121、两阁臣心有戚戚

偷懒所设定,故而无论朝会是否需要存留,还是内阁是否存在,只要皇帝勤政一日,内阁就只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衙门。

    “可若是持续如此,内阁岂复存在?”

    “内阁存亡,非在我们!”杨廷和昂首长叹,然后又道:“鹅湖公、木斋公休要过于焦虑,内阁状况在于皇帝勤政与否。

    眼下万岁的确勤政,但终有松懈一日,届时内阁权柄,终究再来!”

    明朝两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万兆黎民,每日所上题奏,不下百本,可连朱元璋这种工作狂人,到了晚年都抵挡不住,眼下的皇帝,又能之称多久?

    事实上,杨廷和猜测的也没有错。

    历史上嘉靖刚刚登基,也是宵衣旰食,夙兴夜寐,勤于政务,可距离登基不贵两年时间,嘉靖二年闰四月,杨廷和便上疏劝嘉靖不要修道斋醮。

    然而嘉靖不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

    不断给内阁加权,甚至帮着内阁侵吞补权,让内阁在前面顶雷,自己在大内安心修仙,将好不容易看到的一点中兴火苗,再次按熄。

    按照明朝皇帝尿性,眼前这个皇帝,勤政时间绝对不对太长。

    因为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濡、朱祐樘这些都是典型例子。

    朱瞻基打下仁宣之治,虽然含水量太足,但也绝对不是真的吃闲饭的,早年勤政有目共睹,至于后来划水,那是后来之事。

    朱祁镇、朱见濡就不说了,起初秉政之时,国力谈不上蒸蒸日上,但是起码有足够底气。

    朱祐樘,众所周知的弘治中兴。

    身处在明朝天灾最频繁,最严重的时间之内,打出中兴名头,无论是国力、控制力、人口在这一时期,都有可见增长度。

    但这些美好的势头,也不过只是撑住区区七八年而已。

    家族传统手艺就无法自抑,躲在深宫斋醮、嗑药、修长生,导致所谓的弘治中兴,昙花一现。

    倒是历史的嘉靖意志力最强,硬生生拖到二十年左右,才让国家开始下滑。

    所以,杨廷和的说法非常对,只要耐得住寂寞,胜利终归是属于内阁。

    可是同样的问题来了,谁有知道皇帝能够支撑多久?

    一年后?

    两年后?

    五年后?

    十年后?

    诺干年后!

    在场诸人何在?

    只怕真到那时候,在场诸人早就成了黄土一抷。

    那最后岂非变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后面的内阁又不是他儿子、孙子,有必要熬了一辈子,替别人熬出头?

    是故谢迁、费宏二人嘴巴张了张,还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此时朱厚熜已然抵达午门。

    二人只好咽下脱口而出的话,重新排班站好,对着落座的朱厚熜进行参拜,得到回应之后,再行返回班位。

    皇帝今日召集要臣奏对,百官皆知事情轻重,各自敛息屏声,等待圣训。

    “奉圣谕,赐座!”

    百官退回班位,朱厚熜示意身旁的黄锦,然后宫中内侍端着小几,放在众人身下,然后各自离去。

    群臣得到座位之后,再行站出班位伏地感谢:“臣等谢陛下恩典!”说完之后,起身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