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两百四十六章:扬州府的基本情况

第两百四十六章:扬州府的基本情况

的这些商铺都不用交税!”梁百善走在陈松的身旁,指着这条街道上的那些商铺,详细的介绍着。

    “刚才还说商贾之事乃是下贱之事,怎么打脸竟然来的如此之快!”陈松摇摇头,一脸的鄙夷。

    “这家商铺也是他郑家的吗?”陈松停在了一家商铺门前,这家商铺是一个卖盐的商铺。

    明朝的盐政非常的古怪,虽然名义上算朝廷管辖,但是售卖运输都由商贾来进行。

    只要有盐引,不管是谁都能够售卖。

    都能从两淮都转盐运司换取食盐。

    梁百善点点头,“是的,这正是他家的商铺,就是贩卖食盐的!”

    “那他家的盐引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朱棣插话问道。

    “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他家就是有盐引,谁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

    而且这事我们也不敢问也不敢管,人家在当地势力很大,泰州城很多老百姓都只听他的,不听我这个知州,我能有什么办法?”梁百善一脸无奈。

    “有意思,这倒是有意思!这个郑家确实厉害!”

    陈松走进了商铺,这个商铺不大,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柜子。

    柜子里面放着几个麻袋,有些麻袋已经打开,里面装着用蜡纸包裹着的食盐。

    这些食盐的品质远远比不上后世,这里面摆放的精盐,有些泛黄,但相较于这个时代其他的食盐,品质已经很好了。

    陈松等人刚刚进来,商铺中的店小二就一脸笑容地迎了过来。

    “几位爷,要买盐吗?”店小二一脸笑容的站在陈松的面前。

    “这食盐怎么卖呀?什么价儿?”陈松来到一袋精盐的面前,随手捻起一小撮精盐,放在眼下仔细观察。

    店小二见陈松这个样子也没有阻止,只是在旁边介绍着:“这精盐可是我们这最好的精盐了,整个泰州城找不到像这么好的精盐,仅次于贡盐。

    要是几位爷买得多的话,还可以给你们便宜!”

    “我们不买,就是来随便看看!”陈松将手中的食盐又放进袋子,随口说道。

    店小二并没有陈松这样说而愤怒,依旧保持着刚才的样子。

    “只要几位爷以后想买了,来咱店里,肯定给你们便宜!”

    店小二弓着腰,点头哈腰的将陈松等人送了出去。

    “这个郑敬谦,家里的产业还真大啊!”陈松摇摇头,朝着衙门走去。

    天也渐渐的黑了,陈松和朱棣就住在了衙门。

    至于衙门当中的那些官吏,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陈松和朱棣哪里会管他们?

    在书房当中,朱棣坐在陈松的对面。

    “咱们什么时候去下一个地方?”朱棣问道。

    “后天吧,后天早上去下一个地方,明天咱们去今天家里的那些土地看看!”

    “行,那就听你的安排!”

    ……

    天空开始放亮,陈松和朱棣走出了衙门。

    街道上没有见到一个行人,月亮还挂在半空没有落下,空气中的潮气尚未退散。

    陈松和朱棣走在去往准备郑敬谦土地的路上。

    郑敬谦家的土地就在城外,当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的时候,陈松就到了。

    在城外转了一个上午,终于将最基本的情况摸清楚了。

    鱼鳞册上的那些记录全部都是虚假的。

    鱼鳞册上记录,这个郑敬谦全家老小一共有田地两千亩,城外有四百亩。

    可真实情况不止四百亩,这就证明了,鱼鳞册上的记录,全都是假的。

    这还只是城外,还不带其他的地方,而且这些土地基本上还都是上好的水田,要是再将其他地方的算上,恐怕将会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这些问题全都被陈松记录了下来,带回了衙门。

    陈松江自己在泰州城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又向着下一个地方出发。

    差不多大半个月之后,陈松和朱棣又回到了扬州府城。

    这一次,陈松已经基本掌握了扬州的情况。

    将扬州彻底的摸了一个底,陈松也知道下一步该如何。

    在扬州府的驿馆当中,夜已经很深了,但陈松还没有睡觉,他趴在房间的桌子上书写着奏折。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扬州府现在的基本情况,以及和扬州府黄册鱼鳞册上的差距有多大。

    当这些东西写完之后已经是后半夜了,将奏折装好,陈松躺在了床上,吹灭了蜡烛。

    最近这段时间的奔波,陈松已经很累了,没多久便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