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四百七十七章:朱元璋和朱标吵架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朱元璋和朱标吵架了


    既然这个石头自己也搬不动,那不就说明佛不是无所不能的吗?

    这一下,就将问题卡死在这里了。

    这是一个悖论,根本就无法回答。

    姚广孝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的诡异之处,只见他皱着眉头,在不断的沉思着。

    恍惚间,他觉得自己的佛心竟然有些松动。

    这让姚广孝大惊失措,仅仅一个问题就让自己变成了这样。

    他打量了一番陈松,开始沉思。

    过了好长时间,才悠悠的开口道:“贫僧道行有限,无法回答,阿弥陀佛!”

    “哈哈哈,没事,这个问题无解,回答不出来不是你的能力问题,什么时候想出来这个问题答案,什么时候再说吧!”陈松哈哈大笑的说道。

    陈松此举不是故意针对姚广孝,只是觉得这个悖论有趣,所以才想着拿出来问问姚广孝。

    姚广孝毫不在意,也放下心来。

    初听这个问题,姚广孝还以为陈松是故意的,是想要敲打自己。

    说话间,陈松的那个学生解缙来了。

    这一下子就热闹了。

    解缙喜欢游玩,本人本来就比较健谈,加上对三教九流这类的也很感兴趣,他这一加入,就像是油锅中倒入了冷水一样,瞬间热烈起来。

    姚广孝认为解缙很对自己的胃口,于是拉起解缙就和解缙热火朝天的聊着。

    解缙自然来者不拒,热火朝天的聊着。

    朱棣对陈松的这个学生也很感兴趣,也和解缙聊了很多。

    “距离会试没有多久了,你还是好好的复习吧!”

    在解缙临走之时,陈松谆谆教导。

    解缙是陈松计划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会试的成绩至关重要。

    时间缓缓地过去,洪武二十一年在鞭炮声中迎来。

    今年朱元璋罕见的给满朝文武放了半个月的假,这让满朝文武对朱元璋感恩戴德。

    在朱元璋手下当官,可不是什么好事。

    往年的时候,每年只有三天的假,分别是春分、冬至和万寿节。

    而这一次,竟然一次性放了半个月的假,对于这些文武百官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德。

    这些官员们在放假之后,一个个的兴奋极了,几乎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不只是后世的人喜欢逛街,这个时代的人也喜欢逛街。

    不过,陈松在大年初五的这天,却被朱元璋叫到了皇宫中。

    这次朱元璋将陈松叫到皇宫中,是因为太子朱标的一件事。

    这件事情说起来,和陈松还有一些关系。

    当年,胡惟庸被朱元璋给杀了,同时还将胡惟庸的丞相职位给罢免了。

    但这么多年了,随着朱元璋的年龄不断见长,朱元璋时常觉得力不从心,于是就将一部分政事交给了朱标。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设置了“春、夏、秋、冬”四个辅官。

    只是这四辅官存在的时间很短,就被朱元璋给罢免了。

    朱标也很卖力,只要是朱元璋发放下来的政事,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

    可是,就在前不久,朱标竟然给朱元璋说,应该对政事进行精简,同时设置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官员。

    这话刚一说出口,就被权利狂魔朱元璋给否定了。

    朱元璋好不容易将千年的丞相罢免,将相权收回,现在又要设置类似的,岂不是在开历史倒车?

    这如何能让对权利痴狂的朱元璋同意?

    朱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实在是最近这段时间被某些毫无意义的奏折给折磨疯了。

    往年朝廷的战事很多,大部分奏折基本上都是民生战争。

    可近几年,天下开始太平,加上市舶司的输血以及陈松设置的那些新衙门,各地恢复的很快。

    天下一太平,各地的事情就少了很多。

    但怎么说呢,古代的交通和通讯不如后世方便。

    加上皇权的影响,各地的官员生怕自己外放时间太长,从而被皇帝或者朝廷遗忘,于是就想方设法的上奏。

    起初,送上来的还比较正常,可近几年,就开始变得诡异了。

    洪武十九年春,大名府知府上书,说在大名府发现了祥瑞。

    洪武十九年夏,彰德府知府上书,说如今彰德府境内文教大兴。

    洪武十九年夏,河南府知府上书,说夜间有红光出现,这乃是大兴之昭

    以此种种,各种各样的数不胜数,甚至还有鸡毛蒜皮的小事。

    时间短,倒也不觉得什么,可时间一长,实在是让朱标受不了。

    这种奏折,就不应该出现。这种奏折,除了浪费时间之外,朱标实在想不明白,还有什么用。

    被这种奏折折磨的时间长了,朱标就想,应该重新设置一个帮着皇帝处理奏折的机构,不然的话,光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奏折,就要把人累死。

    这个念头刚一释放,就被朱元璋给否定了。

    但朱标没有轻易放弃这个念头,父子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此,朱元璋还狠狠地罚了朱标,可压根就没有用。

    陈松走在进宫的路上,庆童走在陈松的面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朱元璋和朱标的争吵,陈松毫不意外。

    这种的事情,早晚就要发生。

    丞相这个管制可以被罢免,但是丞相权利,总会通过某种方式重新出现。

    永乐年间出现的内阁制度,就是丞相制度的变种。

    明中期开始,内阁不断做大,虽然没有丞相之实,但却有丞相之权。

    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依靠着狂热的精力,确实可以将这些事情全都处理过来。

    但不是每个人都是朱元璋,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旺盛的精力。

    陈松看着眼前的皇宫,脚下的速度开始变快。

    不久,陈松在庆童的带领下,走进了暖阁。

    坐在暖阁中的朱元璋并没有处理政事,他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小憩。

    庆童小心翼翼的来到朱元璋的面前,呼唤道:“陛下,富平侯来了,富平侯已经到了!”

    朱元璋悠悠的醒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陈松,道:“常青啊,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