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矿业巨头 > 349、拨动了全球矿业的天秤(万字大章,求订阅!)

349、拨动了全球矿业的天秤(万字大章,求订阅!)

绝的在镜头前快速而又清晰的讲解今天的新闻报道。

    此时,爱丽丝、佛雷特领着连赢矿业的一众高管,缓缓不行而来。

    除此之外,鲍尔默、凯洛尔等与连赢矿业联系在一起的矿业人士,也受邀出席,见证今天这历史性的时刻。

    就连华夏的一些钢铁企业,都派人过来参与了今天的奠基仪式,送上花篮和祝福。

    “朋友们!”

    佛雷特今天神采飞扬,通红的脸上,泛着七彩的光芒。

    “我们连赢矿业,走到今天,感谢所有股东,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人,感谢在场的每一个人,感谢关心我们的每一个人,也感谢憎恨我们的人!”

    热烈的掌声,不仅是连赢矿业的人,在场媒体人士,都跟着佛雷特高昂的声音,鲜血仿佛沸腾了起来。

    这一刻,真的很有纪念意义。

    “我们的矿山,今天正式投入运营!”

    “我坚信,从今年开始,我们连赢矿业将进入盈利时代!我们一定会用最丰厚的回报,感谢每一位股东对我们的支持!”

    “另外,连赢矿业今天投入运营的,只是第一个水稻矿山。”

    “与此同时,我们的铁路、港口,也已经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预计会在2008年前,投入使用!”

    “到那时,我们的铁矿石,将通过我们自己的基础设施,通过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的运转模式,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世界各地!”

    “同时,我们将在2008年前,实施第二期建设工程,开发奇切铁矿产区的第二个矿山。到那个时候,我们公司旗下的奇切铁矿产区,年产量将达到一亿吨!”

    “未来,我们还将会持续开发修罗铁矿产区,把我们公司的铁矿石产能和产量,达到一亿五千万吨,甚至两亿吨每年!”

    “我们连赢矿业,要成为全世界第一大铁矿公司!”

    全球第一大铁矿公司!

    超越咸水海谷、立拓、比和比拓这三座大山,谈何容易!

    但现在连赢矿业拿在手里的牌,看起来是相当不错的。

    不能说百分之百能成吧,至少也有一定的机会。

    而其他的铁矿石生产企业,甚至都没有资格拿来跟这三座大山相提并论。

    再联想到连赢矿业的幕后老板,那位神秘的华夏人。

    他拥有无与伦比的魔力!

    如果他把西门杜铁矿注入连赢矿业,未来能够把这座飞洲的举行铁矿给开发出来,未必不能超越三大铁矿石巨头!

    而且最近从伽国那边,又传来重大消息,由李唐参与的马路河煤矿项目,发现了巨型煤田,总储量达到三十亿吨,成为伽国煤炭史上最大的发现。

    最重要的是,这个煤矿焦煤比例将近一半,已探明十五亿吨焦煤。

    随着勘探深入,这个项目,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煤矿床。

    甚至超越塔勒戈煤矿项目65亿吨储量,成为全球最大未开发的煤田!

    在不久前,从伽国回来,亲自视察过马路河煤矿的佛雷特,在媒体前,也是高谈阔论,告诉媒体,也告诉全球矿产行业,他已经跟李唐正式讨论过由连赢矿业来开发马路河煤矿的方案。

    若是这样的方案付诸行动,那么,煤矿业务,将成为连赢矿业的另一大收入引擎!

    在双发引擎的推动下,连赢矿业这艘航空母舰,必将更加不可阻挡!

    超越三大铁矿石巨头,超越诸多老派矿业巨头,成为世界第一大矿企,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可能性还很大!

    在佛雷特的话,经过媒体传播,在奥国舆论界、资本界发酵之后,连赢矿业的股价,当时迎来了一波大涨。

    要不是监管机构介入,恐怕连赢矿业的市值早早就突破三百亿奥元大关。

    闪光灯,惊叹声,祝贺声……此起彼伏。

    佛雷特很享受这样的场面。

    红色的脸上,充满了愉悦和沉浸的表情。

    他仰着头,看着天空,“趁着大家都在,尤其是我们来自华夏的朋友们,千里迢迢过来,欢迎他们到来,对他们以前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将作出一项郑重承诺!我”

    他顿了顿,语气也变得严肃了起来:“我们连赢矿业承诺,未来生产的铁矿石,销往华夏的铁矿石价格,将比其他市场永远低3%!”

    价格永远低3%?

    这无疑是对华夏多家钢铁企业对他们的支持,给予的强有力的回馈!

    在这样的节骨眼儿,选不出来,是否别有用心?

    有记者一听这话,顿时反应过来,高声问道:“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在最近的谈判中,一直没有确定今年,也就是2006年的铁矿石价格。有传言,供需双方的谈判,已经崩盘。立拓企业负责人甚至发声表示,不排除未来将不会签订长协合同,所有产出的铁矿石,将全部通过现货市场出售!你们连赢矿业现在做出这项承诺,是帮助华夏的谈判代表团吗?”

    这个问题,牵扯重大。

    要说是,那么连赢矿业就站在了三大铁矿石巨头的对立面了!

    佛雷特看向发问的记者,笑得很开怀,“你猜!”

    你猜……

    这个答案,成为了许多媒体竞相报道的关键字眼儿。

    连赢矿业旗下的奇切铁矿产区,终于投入运营。

    神秘的幕后老板,没有让全世界充满期待的他的粉丝,满足巨大的期待,没有出现在奠基仪式现场。

    其实这是大家早就预料到的,只是有着一丝侥幸心理罢了,觉得万一他来了,就真的能够一睹芳容了!

    爱丽丝代表李唐,完成了剪彩仪式。

    首席执行官佛雷特做出了精彩的讲话,同时透露了连赢矿业未来的多项决策。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连赢矿业对整个华夏市场的重大承诺。

    在未来,连赢矿业出产的所有铁矿石,售价将会在华夏市场比国际市场低3%。

    这是一个信息含量非常足的信号!

    有的说,这是连赢矿业对那些最初支持者的回馈。

    但联想到三大铁矿石巨头和华夏钢铁行业代表团的谈判,持续了数月之后,依旧毫无进展,甚至传言已经谈崩了。

    两者之间,隐然有所联系。

    这样的重大承诺,是不是告诉三大铁矿石巨头,如果继续坚持涨价的筹码,未来将彻底失去华夏市场?

    华夏市场将来是否会完全依赖连赢矿业供应的铁矿石?

    一时间众说纷纭,吵翻了天。

    这就像是一把大火,彻底燎原了整个奥国的矿业领域。

    火焰也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伽国那边,关于李唐的话题,还没有止息。

    大家都还在议论李唐被捕,而后又很快无罪释放。

    现在更多讨论的,不是开端和结局,而是过程。

    可靠消息透露,伽国多家煤矿公司,找到资源部和司法部,替李唐说情。

    百里克黄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艾湾豪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多,等多位重量级人物,公开为李唐发声。

    就连伽铝集团首席执行官理查德,也在伽国高层有所动作,冲着为李唐辩护去的!

    这一件件事情,汇聚起来,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恐怖能量!

    甚至有人推测,伽国逮捕李唐,就是为了测试外界的反应。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几乎炸锅。

    这样的热闹,还没有停歇,奥国那边,又传来了重磅新闻。

    连赢矿业旗下的矿山,不但在翘首期盼中迎来了运营,而且在奠基仪式上,佛雷特的一番话,把连赢矿业推上了舆论的热潮。

    也再次把李唐,聚焦在了全世界人的目光之下!

    哪怕这个神秘的华夏人,从未出现过,从未讲过一句话。

    但大家都明白,那就是他的决定!

    而弗雷特,不过是传声筒。

    那个华夏人,毫无疑问在支持华夏的企业,扶持华夏的工业!

    这样看来,已经不单纯是生意了!

    奥国政客也好,伽国政客也罢,甚至镁国、鹰国的政客,都在叫嚣着,那个华夏人,是个危险的x因素!

    伽国金融邮报主编约瑟夫,再次请到了他的老朋友,安塔略地学家协会创始人比尔。

    比尔在伽国勘探领域、矿产开发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名望,德高望重。

    他对矿产项目的评论,往往能够一针见血。

    “那个华夏人,神秘的富豪!”

    比尔见到约瑟夫和埃尔文,不禁感叹了起来:“上一次你们邀请我,是让我评论塔勒戈铜金矿的重大发现,我当时惊为天人,并且说过,斑岩型铜矿必然是未来数十年内,勘探领域的最热门词语!很显然,那个华夏人,抓住了勘探领域的风向标!”

    他抬起了有些浑浊的眼睛:“但我万万没想到,这个华夏人,不仅仅抓住了斑岩型铜矿这个风向标,在接下来的历程中,又抓住了铁矿、煤矿、钼矿等等多个风向标!”

    “在勘探历史上,我从未见过他这样的人!”

    “我见过他,看起来很普通,很低调的一个年轻人。”埃尔文介绍道。

    当你把两种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突兀的感觉。

    一个那么低调,那么朴实的年轻人,为什么总是在做惊世之举?

    这看起来并不科学。

    那些厉害的人物,印象中总是意气风发、舌战莲花,仿佛像太阳一样耀眼。

    约瑟夫也参与了谈话,主动解释邀请比尔的原因:“李唐现在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地质专家、勘探学者,更多人认识他,是因为他旗下的连赢矿业,以及不菲的身家。按照现在连赢矿业的市值,他的这部分资产,已经接近一百亿镁元!”

    “自从上次评论了塔勒戈铜金矿的矿权之后,我就一直在关注这个华夏人。”

    比尔虽然年纪大了,但并没有完全退休,也在关注着勘探和矿业的动向,“听说他在这边被捕,然后又无罪释放之后,就返回了华夏。但最近听新闻,他的名字,总是跟奥国那边联系在一起。”

    “他通过连赢矿业,拨动了全球铁矿行业的天秤。”

    约瑟夫很肯定这一点,又不然不可能因为佛雷特的一番言论就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很显然,那个华夏人,正在黑暗中,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在国际铁矿石供应领域,尤其是三大铁矿石巨头那里,他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我是一个做技术的人,不太懂那些弯弯绕绕的斗争。”

    比尔到老,都还算纯粹的技术人,“我可以谈谈技术,谈谈矿权开发。说起连赢矿业,毫无疑问,现在铁矿石贸易闭着眼睛都能够挣钱。只要他们投产,并且运行顺利,这家企业盈利能力不用多说。”

    对于连赢矿业,毕竟又是国外的矿山,已经投产,他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所有的利弊,已经通过市场很好地反映出来。

    现在说什么,都是马后炮,不足以彰显本领。

    他不想多谈这件事情,话锋一转,聊起了李唐在伽国的事情:“我知道那个华夏人,在伽国这边,开展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马路河煤矿,成果斐然,大家有目共睹;另一个是马利河铁矿项目,以前我没怎么关注,不过也隐约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人在巴分岛开展过勘探项目,后来因为环境恶劣,以及资金问题,放弃了,连矿权都变成了空白。”

    “要不您先聊聊马路河煤矿?”埃尔文有做过采访的纲要,主动引导比尔阐述观点,不至于年纪大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乱讲。

    “马路河煤矿……”

    比尔看着头顶的灯光,思绪忽然变得很遥远,久久之后,收回心神:“这个项目,让我再次佩服李唐这个人!他的对市场的判断,太有远见了!”

    “怎么说?”埃尔文全神贯注的倾听。

    他也很好奇,从专业人士的眼光,怎么看待马路河煤矿和马利河铁矿这两个项目。

    作为外行人,他只觉得这是两个了不起的项目,但并不知道那里了不起。

    也不知道这两个项目,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比尔阻止了一下语言,徐徐道:“焦煤的生产、需求,跟钢铁冶炼捆绑在一起。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华夏。那里,也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但是,近些年来,他们每年进口铁矿石数亿吨,但焦煤进口量却只有数千万吨。这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焦煤生产,基本上是能够自给自足的。”

    “你这么说,意思是华夏的钢铁冶炼市场,并不需要马路河煤矿项目的数十亿吨煤矿资源?”埃尔文都纳闷了。

    “不。”

    比尔摇了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阐述目前的实际情况。”

    “您的意思是?”

    “华夏正在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也越来越知道对资源开发的节制!据我所知,他们正在制定政策,控制煤炭资源开发,以及间接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超标的问题。”

    比尔言语确凿,所说所言,绝不是空穴来风:“如果华夏本地的焦煤产量不足以供应炼钢需求,那么,全球范围内,将会出现上亿吨的焦煤供应缺口!到那时,焦煤资源,将变得越来越稀缺。尤其是一些稀缺的焦煤品种,更是供不应求。”

    “你的说法,真的非常新颖!”

    埃尔文快速的笔记,同时惊讶不已:“我听过许多专家对马路河煤矿项目的品评,但没有人了解到这么重要的市场动向!”

    “华夏远在大洋彼岸,很少有人真的了解他们的市场。”

    比尔在这一刻,变得眼神深邃了起来:“那里的市场,逐渐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了解他们,其实也在了解世界外来的矿业发展方向。”

    “是的,我非常赞同你的这个观点!”埃尔文在这一刻,仿佛看到了知音。

    “除了华夏,奥国也是世界产煤大国,年产煤四亿吨,但他们自己国内并没有消耗这些资源的工厂,几乎全部出口。”

    “镁国也是产煤大国,年产将近十亿吨,其中焦煤产量不足一亿吨。发达的钢铁产业,必然需要进口大量的焦煤。而且他们那里生产的焦煤,品种很不齐全,一部分焦煤品类,就是从咱们这边运过去的。”

    “世界上钢铁大国,还有印杜、日苯、寒国、鸥洲,这几个地方,几乎没有焦煤产量!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生产钢铁,所有的焦煤需求,全部依靠进口!”

    比尔说了很多,抬起头的时候,表情很是激动:“焦煤的产业,未来只怕是会比铁矿石产业更加严峻!”

    埃尔文一边记笔记,脑海里也在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

    恍然间,仿佛抓住了煤炭产业,尤其是焦煤产业,未来的发展脉络。

    就连他这样的半吊子,似乎已经抓住了煤矿产业的风口!

    可是,他手里并没有煤矿权。

    而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两个煤矿权,又是最大的两个焦煤矿权,塔勒戈煤矿和马路河煤矿,全部掌握在李唐的手里。

    细思极恐!

    不知不觉中,那个神奇的人,已经布局了未来!

    结合连赢矿业、西门杜铁矿、马利河铁矿等项目。

    未来世界的矿业命脉,隐隐已经被李唐握在了手心,随意拿捏!

    此时此刻,埃尔文脑海里想通了这些问题,把所有的节点联系起来之后,内心的震撼,已经让整个人呆滞了。

    这是怎样的手段,怎样的脑回路,在全球布局,下了这么完美的一盘棋!

    而那个神奇的人,早在多年前,已经开始了这些动作。

    别人都还没有想明白,还在浑浑噩噩的时候,他已经付诸行动,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这些难以想象的操作!

    直到现在,既然没有多少人,能够发现那个人的伟大想法!

    若不是比尔从专业的角度,剖析了整个事情,他现在依旧还是被蒙在鼓里。

    他们看到的,仅仅是密不透风的织网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