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五十七章 行袭归降

第五十七章 行袭归降

再玩命的互相攻伐。

    想通这些,李晔也就释然了。

    又问了一下冯行袭家人如何安置,张承业做事无可挑剔,选京中最好最幽静宅院,派亲卫军得力人手暗中照看。

    李晔点点头,又册封冯家老夫人为二品诰命,不过他的两个儿子,李晔一个送进了太学,一个送进了武营,都派了人暗中照料。

    金商的归附让李晔心中大定。

    从刚穿越而来的惶惶不可终日,到如今的站稳脚跟,也算迈出复兴大唐的第一步。

    接下来,只要继续招纳流民,兴修水利,屯田垦荒,训练士卒,不出五年,李茂贞之流不足为惧。

    春耕结束,韩偓才从河东归来,买到一百头耕牛,一千五百匹战马。

    上次查抄的钱用了大半。

    这年头耕牛和战马都不是普通东西,李克用肯卖,已经给了很大面子。

    战马李晔分了一千匹同州,加上之前的一千匹和同州的本地战马,凑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应该不难。

    有了这支骑兵就能跟党项人的马匪过过招了。

    战争永远是最有效的练兵手段。

    李晔对骑兵所知不多,只能让周云翼通过骑兵之战学习骑兵了。

    剩下的分给阿史那真延,斥候部队也是重中之重,没有斥候,就等于没有耳目。

    骑兵在冷兵器战争中是绝对的主宰。

    虽然后世有不少以步克骑的经典战例,但都无法改写骑兵的巨大优势。

    毕竟骑兵的机动能力太强,是进攻兵种,打不过可以跑。

    但步兵碰到骑兵,打不过,就很难跑掉。

    盛唐之时,大唐的步兵都配有战马。

    可惜关中没有养马地,最近的养马地在河套,鞭长莫及,不是目前李晔的实力能觊觎的。

    有了耕牛,李晔仿照后世农村合作社,在皇庄里成立了农坊,派专人管理耕牛和铁犁。

    其实这两样东西可有可无,眼下关中多的是流民,劳动力充沛。

    农忙一结束,留下少部分人看守田地,李晔把大部分庄民调往渭北同州一线,协助元景成兴修水利。

    忙这些,已是四月末。

    河中的一份紧急奏章送入朝廷。

    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逝,其养子王珂上书朝廷,请求升任节度使之位。

    河中镇下辖河中府、隰州、沁州、绛州、蒲州、晋州,加上陕州、虢州,七州一府,是当年的元和四十八镇之一。

    而王家也不简单,是七姓世家中的太原王氏,在河中经营多年,与李克用关系密切。

    唐廷此时已无力约束天下,各地藩镇即位,都只是给朝廷打个招呼,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都无所谓。

    朝廷一般都会给面子,毕竟面子是互相给的,反对也没用。

    不过上书请求朝廷册封的有两份,一份是王珂,另一份是王重盈正牌的儿子王珙。

    王珙的地盘在陕虢二州,潼关之东,势力远不如王珂,联合兄弟绛州刺史王瑶,上书唐廷,说王珂不过是王家养子,小字虫儿,在王家没有地位,不配统领河中。

    王珂虽是王家养子,却是正正经经的王家人,父王重简,早年过继给王重荣,资历深厚,绝非没有地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