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两百四十六章 开荒之争

第两百四十六章 开荒之争

牛、铁犁等器具,耕作积极性高,三年之后,收获超过自耕农。”

    赵崇凝怒道:“治国之策,在于一视同仁,厚此薄彼,恐非长久之道。”

    李晔笑道:“先生何必如此动怒?致光之策,短期内辛苦移民,长远还是对移民有利的。”

    “陛下,关中人口三百万,移民才四十万,孰轻孰重,愿陛下思之。”赵崇凝道。

    “朕没说不让关中原有百姓开荒啊,三年之后,税赋五成,对他们同样有吸引力,此事就此定论,一事不烦二主,致光,开荒之事朕交给你去办!”

    “臣遵旨!”韩偓没有推辞。

    看了一眼赵崇凝,李晔想起一事,“赵侍郎,关中人口流动较大,新的户籍整理工作,你可要抓紧。”

    “臣遵旨。”

    目前关中的人口初步统计工作完成,但编户仍未完成。

    没有登录在案的户籍,就无法确定赋税,各州各县的操作空间就来了。

    李晔治国的理念是,人性本恶,人心难测,什么事都往坏处想,真出了坏事,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唐末是最坏最黑暗的时代,但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李晔忽然发现如今的大唐就是一张白纸。

    世家门阀遭受沉重打击,处于苟延残喘阶段,政治影响力不大。

    皇亲国戚也被不断的兵变杀了不少,李晔自己都砍了几个作乱王爷的脑袋。

    曾经困扰关中最大的问题,人口超过负载,现在反过来了,地广人稀。

    如果把目光集中在关东,北面李克用、刘仁恭,东面朱温、杨行密,南面钱镠马殷王建,没有一个是好惹的,全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唐廷若是加入内卷,肯定卷不过他们。

    但若是把眼光从中土挪出来,一个更大的天下出现在视野里。

    曾经的打生打死的吐蕃帝国,比大唐崩的更快,也跟彻底,而且以后都不可能成为李晔的对手。

    北面回鹘也崩的更彻底,被黠戛斯人攻破王都,西迁至甘肃西州一带。

    但黠戛斯人因为人口不足,并未因此崛起,草原同样是四分五裂状态。

    东北面的契丹人刚刚兴起,手暂时没有伸到中土来。

    唐廷以渭北、兴唐府、凤翔、兴元、朔方为基本盘,向东不足,向北向西却是大有可为。

    从乾宁三年的春天起,天下仿佛都回归平静之中。

    李克用数攻沁州不下之后,偃旗息鼓,开荒种田去了。

    刘仁恭刚刚接盘卢龙,更是低调发育。

    朱温亲自坐镇徐州,压制杨行密与朱瑾,山东之地也迎来难得的休养之机。

    杨行密赢得清口大捷之后,膨胀最快,但受到南方数镇的牵制,特别是钱镠,死守杭州,挡住了杨行密席卷江南的步伐,杭州数攻不下,钱镠手下大将顾全武攻灭董昌之后,挟大胜之势回军,杨行密只能退军回宣州。

    乾宁二年刚过,湖南的武安军节度使刘建锋没管住裤腰带,私通部下陈赡之妻,被陈赡所杀,众将杀死陈赡,推举马殷为武安军留后。

    蜀中王建攻下东川大部分城池之后,也在继续实力,发展生产。

    整个中土仿佛都累了,全都消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