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淮南折柱

第三百四十一章 淮南折柱

温就交代在这里了。

    “如果杨行密有个三长两短,淮南世子杨渥,如何约束江淮骄兵悍将?末将只恐淮南又将生变!”刘知俊在这个场合本来没有资格说话的,但李晔对他颇为看中,还以朱友恭换回他的家眷,加上其本人也争气,一万唐军横扫鄂岳,出类拔萃,在军中的地位也提升上来。

    以自身实力和功绩说话,自然无人说三道四。

    “淮南生变是必然!”李晔凭借后世模糊的记忆,第一代牛人升天之后,其后代没有一个成气的,要不然淮南最后演化为南唐。

    诸将都怔怔的看着李晔。

    李晔微微一笑,“杨行密在的时候,田頵、安仁义都敢造反,他若不在了,区区一个世子,怎能安能服众?”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普遍规则,甚至在二十几年后,有个军头直接喊出,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当然,这也要看杨渥个人能力,总之,仅仅凭借一个世子名头,是坐不稳淮南的。

    “命令细作着重打探杨渥的消息。”

    “如今梁军大败,风声鹤唳,末将愿提本部人马收复青苔关、羊角寨等天险!”刘知俊抢先道。

    有了这两处关隘,唐军就可直接翻过大别山,进入淮南的寿州与舒州地界。

    “准!”

    不出刘知俊所料,这场惨败,已经动摇了梁军军心,他的一万唐军佯攻几次,青苔关、羊角寨的梁军就直接投降了。

    淮南大局已定,天下大势也定了。

    只要朱温没有占领淮南,就符合大唐的利益。

    唐军自然不肯永远留在鄂州。

    李晔选择回返邓州,一来减小后勤补给的压力,二来静候淮南接下来的动静,还在在鄂、安、黄三州各留一支唐军,以刘知俊为黄州防御使,郝摧为安州防御使,周云翼坐镇鄂州,统筹全局。

    朱温大败,李晔当然要给他找点乐子。

    令李筠试探性的进攻蔡、申二州。

    不过,王彦章防守的蔡、申,铁桶一般,李筠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只在一些小城反复争夺。

    北面的汝、许二州,更是稳如泰山,胡真依山下寨,靠水设堡,唐军连斥候都渗透不进去。

    折腾几次,李晔只能收缩兵力,静观其变。

    固始城。

    淮南节度使的牙旗迎风招展。

    经历血战之后的淮南将士,身体虽然疲惫,但精神饱满。

    只不过很多有眼界的将校,不明白为何会止步于固始,光州也是淮南重镇,他们有信心一鼓作气拿下此城。

    高级将领们一个个面色沉重,为这场胜利抹上了阴影。

    乾宁七年八月,在固始城驻扎了一个月之后,城中传来吴王的命令,以大将李神福为西面行营招讨使、光州团练使,淮南之西全交于他手中,淮南军随即返回扬州。

    吴王乘马车而归。

    持续两年的淮南大战,自此终结。

    不过,杨行密久久不在军中现身,谣言立即卷土重来,毕竟他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中箭的。

    这种谣言一直随大军回到扬州。

    江淮各州的重将、重臣纷纷赶赴扬州城,无论是宣州的刘威,还是润州的徐温,除了寿州的朱延寿,和光州前线的李神福,基本都到了。

    先向唐廷报丧。

    其后,吴王杨行密薨的消息,以及淮南诸将拥立杨渥的消息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