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粮食问题

第四百五十三章 粮食问题

  工期五个月,刚好拖到明年春耕,预算两百万缗。

    十钱当然很少,以如今长安的物价,也只能五六个烧饼。

    不过对百姓的吸引力仍旧巨大,以往朝廷徭役,百姓白干不说,还有自己出粮,现在包吃有工钱,在这时代已经相当难得。

    李晔这么多年极其重视商业,府库中两百万缗钱还是拿的出来。

    不过,报名的百姓却远远超过了李晔的想象。

    十日不到,二十万人就招满了,四面八方还有百姓涌来。

    韦昭度进奏,钱不缺,粮食压力大。

    此前从兴唐府调运而来的三十万石粮食,无法满足这么大规模的百姓。

    政事堂的意见是疏散百姓,毕竟六万唐军,五万辅军也要吃粮。

    一场不大的旱灾影响可谓深远。

    “百姓信任朝廷信任朕,才会来长安务工,朕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撑下去,收购市面上的粮食,调集荆南、荆襄的粮食北上。”取信百姓不容易,再说府库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老臣愿奉上族中存粮一千石。”韦昭度发扬老臣风格。

    李晔大为赞赏,“太傅公忠体国,朕铭记在心。”

    有了他的带头,政事堂的一干人也跟着捐粮。

    多则几百石,少则几十石,还有几百斤的。

    最大方的是韩全晦,领着一帮徒子徒孙,甩手就是一万七千石,引得其他人频频侧目。

    李晔一阵苦笑,这厮也不知道低调一些,私下里捐赠就可以了,何必弄得人尽皆知?

    赵崇凝道:“陛下重视商贾,不过自古商人重利轻义,朝廷收购市面粮食,这些人定会趁机哄抬物价,朝廷损失巨万,所得只有尺寸。”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囤积居奇在长安城中屡见不鲜,其中就有世家大族的身影,没有点背景的人,也没有这本事。

    这些人想赚的就不是小钱了。

    任何时代,商贾都不能无秩序的野蛮生长,必须在大唐的规则之内。

    李晔想了想道:“令三司内使刘全礼规范长安坊市,若有囤积居奇者一律交付大理寺法办。”

    韦昭度嘴皮动了动,还没开口,李晔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此事已定,诸位各司其职。”

    刘全礼是宦官,没有利益纠葛,而这些清流世家,说不定背后就有关系。

    话刚说完,韩全晦一屁股跪在地上,一巴掌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陛下赎罪啊,老奴鬼迷心窍,前些时日受了徒子徒孙蛊惑了,低价从河中进了一点粮食,想赚点养老钱。”

    赵崇凝、韦昭度鄙视的眼光转向他。

    这态度李晔还是认可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而且他是从河中李存勖手上收购的,不是从市面上囤积。

    “你进了多少?”李晔笑道。

    “十万石。”

    李晔笑容逐渐凝固在脸上,这叫“一点”?

    十万石粮食,差不多三十万缗钱。

    “陛下恕罪啊。”韩全晦脑壳在地上磕的山响,“老奴愿意将粮食献给陛下。”

    “陛下,韩全晦一个三司外使,怎会有如此多钱财买入粮食?必是贪赃枉法所来。”赵崇凝不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此是老奴半辈子积蓄,绝没有贪赃枉法中饱私囊。”

    殿中爆发激烈争吵。

    清流们一个个恨不得生吞了韩全晦。

    “够了!”李晔冷声道。

    殿中立即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