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五百零四章 安南旧事

第五百零四章 安南旧事

基,南诏就送来一份“大礼”,在安南土人的带路下,南诏兵乘虚攻破交州。

    后岭南西道唐军反攻,重夺交州。

    咸通三年,安南土人又引南诏兵至,趁虚攻破交州,屠杀唐人十万余,削弱了大唐的影响力。

    虽然懿宗是个著名昏君,但在外敌面前丝毫不怂,咸通五年,启用名将高骈,为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

    高骈集结岭南五管兵力,招抚蛮民,诛杀叛军首领,咸通七年,大破南诏,收复安南全境,考虑交州至广州间的水路多有巨石阻挡,航运往来不便。

    于是招募工人役夫,整治江道,沟通交、广间的物资运输,自此之后,舟楫无滞,安南储备不乏,加强了安南与岭南的联系。

    又修建大罗城,以砖石葺之,镇抚蛮民,后世为越某国首都。

    安南地方豪强一直有摆脱大唐的潜在欲望。

    一是受到南诏刺激,野心膨胀。

    二是本土人享受了中土千余年文化的滋养,翅膀硬了。

    三是中晚唐黑暗腐朽,派到边地的官吏昏庸无能而狂妄自大,不把土人当人,予取予夺,引起地方反抗不断。

    然后黄巢大乱,唐廷威权尽失,安南趁机举事。

    曲颢父子是有人心基础的。

    “可令王师范、李承鼐引军进驻邕州,一来试探庞巨昭之心,二来为收取安南作准备。”李巨川道。

    “遂王在云南整肃兵甲,可为偏师,攻其上游。”张承业道。

    李巨川不动声色的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张承业。

    岭南东道收复已经三年了,按道理应该能支持一场三万兵力的局部战争。

    云南更不用担心,这些年稻米、蔗糖都方向输入蜀中、黔中了。

    只是李祎有统兵打仗的能力吗?

    关键在于云南没有得力大将,若是败了,会对云南造成影响。

    当然,对皇室也是一耳光。

    不知道什么时候,张承业眼中也闪着光。

    触及他目光,李晔心神一震,有些话不用说的,既然肯给庞巨昭机会,为什么不能给李祎机会?

    会打仗的人天生就会,不会打的哪怕把兵书背的滚瓜烂熟,也是一败涂地。

    云南宣教司对李祎的评价颇高,文武双全,心性豁达,士民蛮人皆为其所用,地方平靖。

    其在云南数年,建威远城,招抚大量爨人,力推归化策。

    “遂王年轻有为可堪大用。”李巨川也来了一句。

    李晔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李巨川,“诏令王师范为南面行营招讨使,李承鼐、李祎副之,庞巨昭为南面宣抚使,诸军配合,相机进取!”

    一个安南面临岭南、云南两个地缘板块的夹击。

    覆灭是迟早的。

    历史上的曲氏,能力显然配不上其野心,一直被岭南狂犬病刘按在地上摩擦。

    而南汉在十国中战斗力是垫底的存在。

    安排好一切,李晔随即追封谭全播为太师、右骁卫大将军,虔国公。

    画像挂于天心阁内。

    哀荣之盛,近二十年罕有。

    也算李晔对这位老将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