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 > 139 强兵速成

139 强兵速成

中央军校特战科怕是要门庭若市了。”

    周卫国却是怎么也笑不起来,“老师,您知道的,特战的核心在于隐蔽与机动,说实话,让特战队参与眼前这样的战役,从战略上讲已经是一种错误,我甚至不敢想象,这次战役结束之后,他们还能活下来多少。”

    …………………………

    ……张治中走了。

    他无法替自己满心忧虑的学生解答。

    周卫国也暂时抛弃这些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在眼前的战斗之中。

    次日上午,由于中日双方在泗塘河隔着战壕对峙,一时之间倒是也算平静。

    趁着战斗的间隙,上海市民的慰问团送来了慰问品,其中还有一些胆量较大的上海大学的学生。

    看着第一次目睹战场惨烈的情形,脸色苍白的学生们,周卫国忽然生出许多感慨。

    仿佛就在昨日,他还和陈怡,张楚,田静一道,在青云路阵地慰问陈营长他们。

    这转眼的工夫,竟是轮到自己被这些学生们慰问了。

    面对学生们有些幼稚的问题,周卫国耐心地一一解答。

    学生们在离开时,从不少将士们口中听闻了战车营周营长一路胜仗,打得小鬼子哭爹喊娘的英雄事迹。

    再望向周卫国的目光,无不是满心的钦佩。

    张治中离开之后,指挥部传来了命令。

    让战车营以及战车营配属步兵营退出泗塘河阵地,在后方阵地等待指挥部下一步命令。

    周卫国估计,这是老师张治中对战车部队的变相保护。

    毕竟泗塘河战线的作战战车部队已经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将战线一路推到日军的主阵地。

    接下来堑壕式的阵地战,坦克部队派不上更多的用场。

    若是继续留在泗塘河,非但没有太大的作用,一旦引得日军空军的注意,以泗塘河周围一带空旷的地势,敌军轰炸机若是前来,周卫国的战车部队怕是就要毁于一旦了。

    念及于此,周卫国坦然地接受了指挥部后撤的命令。

    周卫国率领部队撤到后方阵地之后不久,这日上午,忽然有一个团的人马抵达,偏偏还没有团长,说是上面下了命令,补充给战车部队的协同步兵团。

    周卫国顿时大喜过望,心中猜测应该是杜聿明从中做了工作。

    结果这一个步兵团队伍里居然连排长都没有找到几个。

    有的说是八十七师的队伍,还有的说是八十八师,或者是三十六师的队伍。

    如果是这样也就算了,更夸张的是队伍里有八成都是新兵。

    据说是各个部队伤亡惨重,上面决定扩招一批新兵,上海市附近的青壮听闻此消息,从四面八方赶赴战场。

    当真是国家有难,四面驰援!

    再加上一些编制彻底被打残的部队,实在没有重组的必要,就把队伍的老兵一同送了过来。

    所以此刻站在周卫国面前的这支步兵团,实际上就是一锅大杂烩,什么情况的都有。

    听闻消息赶过来的方胜利也是一脸懵,紧接着郁闷道:“卫国,上面到底什么意思?现在战事紧急,就这样一支乱七八糟的队伍送过来,如何拉出去作战?搞不好还会拖累咱们整体的战斗力,得不偿失。”

    方胜利说自是实情,也正是这个原因,当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提议把这个凑出来的大杂团交给周卫国的时候,指挥部的军官们没有不同意的。

    杜聿明倒是对周卫国自信得很,听说原话是:

    这样的大杂团放在别的军官手上,当炮灰都够呛,可如果交给周卫国,我想要不了多久,这支队伍就能形成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的战斗力。

    得知此事的周卫国也是一脸无奈,只能说杜聿明太瞧得起他了。

    但事实已经如此,司令部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周卫国被任命为大杂团团长,并兼任战车营营长。

    方胜利任副团长。

    紧接着这支队伍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竟是番号的问题。

    原因是这支队伍里有八十七师的,也有三十六师的,还有八十八师的。

    那这个团的番号到底应该归属于哪个师呢?

    几个师的旅长们竟是没有乐意开口的。

    最终总司令张治中无奈下令:这个团就隶属于第九集团军独立团,协同战车营的一切作战任务。

    如此事情才算是得到了解决,皆大欢喜!

    乌合之众要想迅速提起战斗力,自然需要大量的训练,第一天上午,周卫国让方胜利去给团里的战士们摸了摸底。

    出来的结果令周卫国与方胜利一同苦笑起来。

    全团将近一千五百号人,除了那两成老兵至少上过战场摸过枪之外,其他清一色的新兵蛋子们连枪都没有摸过。

    更有甚者是从大后方的四川省跑过来的,据说连枪响都没有听过。

    对此周卫国也只能宽慰方胜利道:这样才更显爱国情怀不是,川人果然都是好样的!

    至于独立团最终的训练问题,其实在这个大杂团出现的时候,周卫国心底的某根弦便被触动了。

    很明显,这个团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毫无战斗力,称之为乌合之众都算是抬举。

    偏偏又是在紧张的战事之中,敌人绝不可能给独立团战士们充足的时间去训练和成长。

    所以独立团的战士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否则一旦上级有了命令,独立团被强行投入战斗,以这些新兵们对战争的意识,伤亡定是难以避免。

    而这一切的条件,不是正符合周卫国在德国柏林军事学院,从德国步兵师师长奥雷德手中学来的“强兵速成理念”吗?

    关于这强兵速成的理论与手册,其实周卫国一直在写。

    只是因为在战前训练战车营经常被耽搁,直到现在战争爆发,也只是写了不到三分之一。

    现在看来把理论手稿写出来是没有时间了,不如直接投入实践环节。

    就拿这独立团的训练为实验,看看奥雷德推崇备至的强兵速成理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