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宣德大帝 > 第四百一十五章 灯塔

第四百一十五章 灯塔

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敌人,你们要时刻面对土人可能的袭击。”

    “侯公公放心,区区土人不在话下,他们若是敢来挑衅,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向大兴拍着胸脯保证。

    “咱家就怕你们是这样的想法,你们也不想想,土人那么多杀的完吗?杀戮过重只会让我们与土人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势同水火。

    我们要行的是王道,要让土人慢慢明白我们的到来对他们是有好处的,有了我们他们会过上比原来的部落生活更好的生活!”

    向大兴有些迷惑,这到底是让打还是不让打呢?

    “侯公公,那土人袭击我们是打还是不打呢?”

    “当然要打了,我大明百姓的圣明财产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不过我们要少造杀戮,能俘虏的就不要杀死,好歹也是一条生命,慢慢的土人沐浴在大明皇帝的皇恩浩荡之下,自然就明白我大明对他们没有恶意。

    再说我南平州百废待兴,正是缺少劳力的时候,虽然土人干活不行,可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能浪费人力资源!”

    向大兴算是明白了,明明是想让老子抓劳工,却说得如此的冠冕堂皇,都说读书人弯弯绕多,这死太监弯弯绕一点儿都不少。

    以后在这个死太监的手底下干活,要小心点儿,别他娘的被这没卵子的死太监给阴了。

    因为不了解情况,郑和坐在一边一直都没有说话,况且他只是一个过客,以后的南平州的军政还是要由侯显主持。

    这会儿看到事情交代的差不多了,郑和起身说道:“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军人,保家卫国,书守边疆是我辈武夫的职责,咱家没有别的要求,就一个要求,给我大明守好这块土地,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安居乐业!”

    “愿为大明效死!”

    第二天一早,五个千户所集结完毕,侯显开始在各个千户所招募基础建设工人。昨天前来议事的各级军官已经将官府的招募条件告知了各个百户所,老百姓亢奋了一个晚上,招工的摊子刚支起来,就围拢过来很多老百姓。

    老百姓都询问这招工都死干什么,负责招工的海军官兵只得再次将招工的条件和从事的工作说了一遍,并且保证到月就开薪水,绝不拖欠。

    这一下家中劳力多的人家纷纷将自家的儿子送到招工摊子面前,不一会儿工夫就有一千多人报了名。

    原计划招募一千人的施工队伍,一下子多了好几百人,侯显拍板所有人都留下,以后用人的地方多着呢,再来一千人都能吃得下。

    暂时虽然南平州还需要海军补贴,用不了几年南平州就能成为大明最富裕的州。不用说别的,就这过往的船只服务费就得收好多。

    这边施工队伍招募好之后,便南下风暴角开始修建灯塔,灯塔对于船只航行的意义怎么拔高都不过分。这座灯塔侯显计划设计成大明的宝塔形状,共计十层,足有二十丈高,在这个风帆船只航行在海上的时代里,这个高度已经足够使用。

    无论是郑和还是侯显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对于宝塔的形制都非常了解,鉴于风暴角的大风,整座灯塔完全采用石材修筑,风暴角别的不多,就是石头多。

    就地取材,经过简单处理的石材,用贝壳烧制的灰粉活成灰浆用作石材的粘合剂。这对于一千多人的施工队伍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

    趁着郑和到来,有人坐镇港口,侯显带着向大兴等卫所官兵开始向北寻找适合垦殖的地点,沿着海岸线向北走了一天的路程,散出去的夜不收就已经发现了河流水塘,河流周围的土地平整,非常适合开垦耕种。

    这块平原的面积有几十万亩大小,完全能够容纳整个卫所的垦殖。整个卫所围绕着河流进行安置,让侯显喜出望外的是这条小河居然能够直通大海,大船进不来,十几吨的小舢板经过疏通河道完全能够通航。

    有了这条小河,为垦殖的军户运送补给就方便多了,侯显下令老百姓按照百户为单位分散开垦土地。卫所官兵除了留下警戒的部队之外,剩余的军队全部投入到疏通河道的工程中。

    小河的河水不深,只有三四尺深,如今是南平州的冬天,疏浚河道的工作并不好做,只能初步测量一下河流的水文情况,勘测好施工的方案。

    同时还要做好河堤的修筑,以免暴雨造成河水暴涨,淹没河流两岸的农田。几万人定居点建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资的投入。

    事无巨细都需要侯显这个掌舵者操心,首先移民们最缺的是耕牛,依靠人力进行开荒不仅辛苦,而且效率非常的底下。

    不过眼下却没有这个条件,从大明向南平州运送耕牛的成本高昂,而且这么远的海路运送,如果不能静心照料,大多数牛都活不到下船。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土人这里找到牛、马等大牲畜,为了寻找牛马,一支从全军中挑选出的精锐组成的百人小队,在一名百户的带领下,开始四处寻找土人部落,查探土人部落是否有牛羊饲养。

    从那些战败者的口中,侯显已经知道,从港口向北三天的路程有一个大部落,他们的部落有几千勇士。在吞并了战败者之后,他们的实力更加的强大。

    百人小队的目标就是寻找这个部落,这样一个几千人的大部落,至少已经进入原始文明状态,能够熟练使用工具,并且能够驯养动物是原始社会的显著标志。

    只要能够从这个部落中得到牛马等大型家畜,就能解决移民开荒的畜力不足的境地,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与土人的贸易进行交换,实在不能通过贸易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通过战争的方式进行获取。

    这种方式的后患无穷,一旦让土人对大明产生了仇恨,这种仇恨就很难消除,除非是将这些土人彻底同化,可是这会有让大明百姓黑化的可能,这是最愚蠢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