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 第二百七十章赤壁鏖兵

第二百七十章赤壁鏖兵

眼前的刘备孙权,所有兵力加起来也不到他一半。

    那还等什么,直接荡平就是。

    至少也先把刘备灭掉。

    要不然刘备把守住夏口那个关键位置,江陵的水师战船只能被封锁荆襄一带,既不能沿江东下,也不能调回到襄阳那比较安全的地方。

    而江陵的位置比较容易遭受攻击,万一江陵失守,那么多战船落入敌人手中,可就不妙了。

    于是曹操把这个军事部署拿出来与谋士们商议,他本以为会得到所有谋士响应。

    毕竟他的实力如此强大,跟刘备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可是没想到谋士贾诩却出言反对。

    贾诩认为此时取江东的时机还不成熟。

    固然曹操的主要目标虽是刘备,但夏口位置特殊,只要曹军攻取了夏口,则可以顺势沿江东下,从千里长江任何一点登陆江东,从此天险将不复存在。

    所以攻打刘备,江东孙氏必定来援,到时曹军所面对的必定是孙刘联合的水军。

    而荆州水军刚刚归附曹氏,人心还未稳定,战斗力堪忧。

    再加上曹氏从北方带来的军马又不习水战,攻打夏口根本用不上,所以讨伐刘备胜算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如若曹操能等到荆州水军完全归心之后,便可派一员熟悉水战的将领指挥舰队沿江东下,再派一员大将率领曹军主力走陆路直取庐江,如此水陆并进,则江东再没有任何抵挡的可能性。

    其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军惨败不在于郭嘉早亡,而在于曹操没有听从贾诩的劝告。

    贾诩作为当世第一毒士,的确是赤壁之战前最清醒的人。

    他所提出的水陆并进,攻伐江东的策略,可以看做鲁肃东吴版隆中对倒过来用。

    其实无论隆中对还是鲁肃版隆中对,归根结底都是在说曹氏实力太强大,做为偏安的政权,唯一取胜的可能就是逼其两线作战,分化曹氏的实力。

    而贾诩的水陆并进策略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分两路攻击江东,令江东也不得不两线作战。

    若战争纯粹到了拼实力的层面,无论江东还是西蜀,都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

    可惜的是,这策略若是郭嘉或者程昱提出来的,曹操或许还会重视。

    而贾诩的人品太差了,所出的每一个主意都是先为他自己考虑,所以曹操对贾诩出的计谋都持几分怀疑的态度。

    再者曹操如今也的确有些膨胀,毕竟他还从来没有如此豪横过,指挥三十万人马作战,试问天下谁人能挡?

    就算江东孙权主动加入进来又如何,到时正好趁势连江东孙氏一起灭。

    于是曹操并没有听从贾诩的劝告,率领荆州水师出江陵,沿江东下,直取夏口。

    骑兵步卒则在江北岸沿江而行,配合水军行事。

    只要拿下了夏口,属于江东孙氏的长江天险便成了一人一半的天险。

    曹军可以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登陆江东的土地,孙权恐怕就要睡不好觉了……

    ……

    其实此时孙权知道曹操去取夏口之后,已经睡不好觉了。

    明眼人谁都看的出来,假如夏口丢了,不依靠长江天险,江东军绝不是曹军的对手。

    曹操与其说在打刘备,还不如说是在震慑江东。

    于是江东上上下下便乱了套。

    其实江东各派势力更是纷繁复杂。

    其中有以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为首的江东本土势力,又有周瑜鲁肃为首的槐泗武人势力,还有张昭诸葛瑾等江北流亡势力。

    本土势力都是当地豪族,势力非常庞大,当初孙策平定江东之时,对本土豪族采用的是血腥镇压的政策,所以到最后只能落得个被刺身亡的下场。

    轮到孙权继承江东基业之后,便采取了与本土豪族联合的策略,所以孙权的位置比孙策时稳当多了。

    只不过如今曹操大军袭来,所有本土势力全都主张投降。

    这也难怪,他们都是一帮地主,看到曹操在荆州厚待本地豪族,如此谁还愿意为了孙氏基业打仗?

    早早投降,让天下重归一统,让他们恢复到可以躺在祖业上混吃等死的日子,才符合他们最大的利益。

    而江东另一大派系,槐泗武人势力,则是从孙坚时期便跟随孙氏作战的一大票人,后来孙策接手之后又加入了周瑜鲁肃等。

    令孙权感到欣慰的是,这一票人全都主战。

    这也不难理解,作为武人最大的价值就是打仗,若是敌军来了,立即举手投降,还要他们武人做什么?

    至于张昭诸葛瑾等江北流亡势力也分成了两派,张昭属于投降派,诸葛瑾则属于主战派。

    如此江东数派之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的不可开交。

    最后孙权还是听取了鲁肃的意见,一锤定音,决定联合刘备与曹氏全面开战。

    而孙权也无可避免的成为了阻碍天下统一的分裂势力代表。

    刘备屯驻的夏口是江东的门户,孙权决不能让战火燃烧到家门口。

    于是孙权派周瑜率领三万水军,会同刘备的一万水军沿江西去,与曹氏手下的荆州水军在赤壁相遇。

    这一段长江是从西南流向东北,曹军水师屯驻在江北偏西,而孙刘联军的水师则屯驻于对岸。

    江北曹军水寨之中,铁索连舟,中间用木板平铺,在江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平台。

    武将甚至可以骑着战马在平台上纵横驰骋。

    如此一来,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便被抹平了,在岸上的骑兵步卒登上到这庞大无比的战舰,就像在平地上作战一样。

    某个月圆之夜,清冷的月光照射在江面上,如同跳跃的金子。

    曹操在巨大无比的甲板上宴请众文武。

    酒酣耳热之后,曹操兴致大起,横槊赋诗,吟诵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丞相好文采,果然绝妙好文,”一众文士齐声叫好。

    武将们听不出什么好坏,但却是能喝,一碗接着一碗,毫不含糊。

    这时候,突然程昱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对着曹操施礼道:“丞相,如今军营中似乎有些不太妙,有许多军士都病倒了。”

    ————————————————————————————————

    求票分割线,感谢迪迪卡卡俱乐部大佬的10000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