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在东京成为令和茶圣 > 054.仲夏茶会(4)

054.仲夏茶会(4)


    “清水流的道闲斋!”两人齐声道。

    这就属于是千临涯的知识盲区了。

    清水流他听说过,世世代代都是仙台藩的御用茶头,只是不知道传到近代,现在又是怎么样了。

    他还以为清水流和自家一样没落掉了呢。

    “清水流的道闲斋,在茶人圈子里,被人称为有汉唐之风。”二条夫人向他解释道,“我喝过她的茶,确实对于唐宋的点茶方式非常有见解,连失传了的台子点茶法都复原出来了。”

    千临涯点头。

    一条夫人似乎想让场面再热闹一点般,轻笑着道:“千老师,对于和您同样惊才绝艳的这位道闲斋,您有什么评价呢?”

    “我没有和他谋面过,所以不了解,”千临涯坦然地说,“不过,我认为,汉唐之风,并不只是在点茶上。”

    听到“他”这个称谓,一条和二条夫人对视一眼,眼睛中闪过“看来他是真的不知道道闲呢”的眼神。

    “您认为汉唐之风是什么呢?”坐在后面的鹰司秀和出声问。

    “其实,中华文明是个很奇葩的文明,”千临涯说,“尽管日本有武士道,崇尚向死而生,但日本为人称道的英雄,从来不是那些慷慨赴死的人。可中华文明,几乎每个英雄,都是‘自寻死路’。”

    听到他这番话,底下的人顿时被震麻了。

    尽管他们有身为日本人的自傲,却从来不敢像千临涯这样大大方方说“中华文明奇葩”的。

    千临涯接着说:“苏武那样牧羊一辈子的,杜甫那样无法养活家人的,岳飞那样自投罗网的,文天祥那样死不投降的……从来没有哪一个其他文明,肯在历史上给这些失败者留下这么多位置,放在高处配享香火的,大都是成功者。”

    “而中国历史上,那些成功者的辉煌,却远远不及这些失败者。这些人活在了活人的心里,驱使一代代人学他们一样‘自寻死路’,甘于成为人生的失败者,去追求某种虚无缥缈的精神。”

    “这才有了后来的谭嗣同、闻一多、钱学森……人们甚至真挚地相信,人生最终的胜利者并不是那些掌握最大权利、获得最多财富的人,而是为民请命的人,舍生取义的人。”

    “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文化传统,这就是这个文明的奇葩之处。”

    茶室里的安静,落针可闻。

    德大寺家的老太太仍然眯着眼,身体佝偻,认真地听着。

    西园寺家的小姐一脸不服,却不知如何反驳。

    九条家的小姐微微坐正了身子,不再像之前那么昏昏欲睡了。

    鹰司秀和偷眼打量着醍醐琉璃子,似乎想从她脸上分辨,这番话是出于琉璃子的授意,还是纯粹是千临涯的个人观点。

    而千临涯并没有停下的打算。

    “中华是日本的文化养母。两国在面对死亡上,表述有些微妙差别。武士道精神说,要‘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不管有没有理由,主动选择赴死,是武士的精神。”

    “可中国人不同,中国人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说对于日本武士来说,生命是最低贱的东西,可以随时舍弃,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但比这最宝贵的东西更宝贵的,是‘仁义’。”

    “这一点微妙的差别,导致两国在生死抉择上,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分歧;在价值取向上,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德川家康可以成为大英雄,司马懿却不是英雄,且远远不及作为失败者的诸葛亮;”

    “丰臣秀吉是出人头地第一人,比他出身更卑贱而夺得天下的朱元璋,却因为独断专横被称为暴君,毁誉参半;”

    “中国五千年来,没人在意那些君主个人是否成功,人们只在乎他们对人民和文化做出多少贡献;而日本国历史千余载,不过都是成王败寇,连和陆秀夫一样的人物都找不出来,有的只是为了维护上级体面,切腹自杀,死后速朽的一些妄人。”

    “因为重视生命,但更重视仁义,所以大多数中国人虽然贪生怕死,但在关键时刻,总有人为了仁义挺身而出,甘愿自我牺牲。”

    “因为不重视生命,高阶级对低阶级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一般用完就忘记,这持续千年的谎言,终于随着美国人一声炮响被打破,但很快又被新一层名为****的新的谎言覆盖。”

    “所以当****失败后,日本国民已然醒悟,这个国家并不值得他们去死,让他们去死的国家毁灭掉就好了。同样,也没有什么值得他们为之而生,当在生活上和社会上失败后,人生就意味着结束了。”

    “可邻国中国,依然有大把的人愿意为国捐躯,并且视此为无上荣耀,也有大把的人依然苟且地活着,还相信自己平凡的工作也是为了民族复兴。是他们被洗脑了吗?并不是,只是因为,他们的生命,五千年来,一直重如泰山。”

    “在中国,身为乞丐的朱元璋过不下去,便直接改造游戏规则,一呼百应;在日本,身为农民儿子的秀吉卑躬屈膝,努力讨贵族喜欢,加入贵族后,变本加厉地瞧不起农民。”

    “上级利用下级,下级嫉恨上级,并且努力向上爬渴望成为上级,上下相争,以下克上……在日本,从来没有人尝试打破这个连锁,而是如同猴子上树般,拼命加入这个序列中,踩着其他人向上爬。”

    “先学中国,再学美国,学来学去,在上级的意志和下级的效忠以外,仍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文化的核心,能将全体国民聚成一体,导致遇强则畏,遇弱则侮,见利忘义。”

    “这就是为什么在日本,没人愿意为国而死,因为这个国家的确不值得他们死。这个国家只是一台盲动的、没有思想的机器而已,为机器而死并不值得赞许。”

    说到这里,千临涯忽然又展颜一笑,把整个话题拉了回来:

    “所以我认为,汉唐之风的精髓,应该是这一点不同,是深入表面,浸入骨髓当中的东西,而不只是点茶方面技法的不同,或者对汉诗的了解程度。那些不过只是皮毛罢了。”

    千临涯说完,又冲周围的人一笑,随后,奉上香气四溢的薄茶。

    茶室里的人都晕晕的,纷纷接过茶碗。

    这番犀利的、听起来难受万分的言论,是他们绝对没料想到会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