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琏二爷 > 第213章 商议

第213章 商议

得上,我就全部拿出来给家里办大事用,大不了我以后勒紧腰带过日子就是了,想来府里也不会短我一口吃的。”

    王熙凤好像下了多大决心似的,说完做出一副肉疼的表情。

    众人也就只是笑笑,本来也不指望王熙凤能出什么力。

    抛开别的不谈,她和贾琏两个立家确实太短,家里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外面做官,就算不像王熙凤说的现银子只有五千,也应该多不到哪里去。

    唯独王夫人斜着眼睛瞧了王熙凤一眼。

    毛丫头,在我面前还装……

    别的不说,就水月庵净虚那一杆子,你们两口子就吃了数千的银子!

    前儿收刮奴才们的银子,指不定也从中吃了一截,如今说这种话,谁信呢。

    贾母自然也不是真的要王熙凤出银子,多的她们都搞定了,何苦因为区区五千让别人分了功劳去?

    于是只笑了笑,就开始接着议下面的事。

    银子的问题大概有着落了,接下来就该商议行宫该如何修建,在哪修建等问题。

    首先,是选址。

    贾珍:“这两天我让人出去打听,几家宫里有娘娘的人家,都在踊跃准备。

    其中宫里周贵人的父亲,已经决定在家里动工,准备修改省亲别院,已经在聘请各类工匠了。

    还有宫里吴贵妃娘娘,吴家富裕,当天就在紧锣密鼓的宣扬这件事,昨儿听说,吴家老爷吴天佑,亲自带着人,去城外踏看地方去了,想来是要选个风水宝地,现盖园子!

    如今咱们家的情况,老太太老爷太太觉得,是在家里翻盖的好,还是和吴家一样,在外头别址修建的好?”

    贾珍说的也是关键。

    这样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面子。

    那周贵人自不必多说,比元春矮了好几个位份。

    而吴贵妃娘娘,自然又比元春高了一个位份。

    所以,各家之间,必须相互比对着办。既要攀比图好看,又不能太过分,不然得罪人。

    贾政想了想道:“若是外头踏看地方,多费银子不说,而且将来娘娘归省也不方便。

    我的意思是,就在家里破土动工也是一样的。

    反正我们家的宅子够大,应该能够割出一块地方来。”

    王夫人闻言就道:“咱们家虽大,但是正堂和老太太的院子肯定是不能动的。

    如此也就后面的东大院(非东跨院)和后面环绕的一带下人们的房舍,这些倒是都可以拆,只怕地方还是小了……”

    王夫人作为母亲,元春省亲回来主要就是看她,怎么甘愿不准备一个足够宽敞,足够气派的地方让元春落脚?

    荣国府虽然,前面的主体建筑却不能动,后面能动的,就显得不够了。

    因此,王夫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底下的贾珍两口子。

    贾政也是同样。

    贾珍心里一跳,隐隐察觉不妙。

    这该不会是,盯上他们府里的地盘了吧!

    宁荣两府乃是太祖时间同时建造,并立在一起,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甬道间隔。

    他们宁国府与荣国府挨着的部分,前面是贾氏宗祠,自然不可能动。

    贾氏宗祠后面,就是宁国府的大花园——荟芳园!

    贾珍已经明白了,好家伙,在这儿等着他呢。

    荟芳园可是宁国府最大,最有标志性的地盘了,因为里面山水如画,贾珍两口子还经常邀请贾母过去赏玩呢。

    他很明白贾政等人的盘算。

    荟芳园多好了,现场的园景,要是将两府中间的围墙拆了,并入行宫之中,都不用再多费银子,随便修缮一下,就是顶级的山水风光!

    贾珍不说话了。

    尤氏左右看了看,这样的情况,她也不敢乱开口。

    他们两口子不说话,贾政夫妇也不敢逼迫,所以一时大家都没有说话。

    贾母在上面看着,心里微微一叹。

    虽然两府亲如一家,有什么大事都是一起商议着办。

    但是动祖宅,对宁国府来说,损失还是太大了,只怕他们不会愿意。

    若是强说下去,只怕损害两府之间的关系。

    罢了,这件事,还得私下里单独商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元春做了皇妃,可不单单只是荣耀荣国府,而是整个贾府,对于长房宁国府来说,也是一样的。

    若是能让宁国府割出荟芳园来,这件大事,无疑就简单了一半,所以无论如何也要促成。

    实在不行,也只能拿出几万银子,让珍儿松口了……

    心里有了计定,贾母就转移话题,看向王熙凤道:“怎么你们家琏二还没回来?他现在每天都在忙什么?”

    “老太太就别提他了,这两天,就难得看见他归家。

    说是什么公主的生日,太子爷为了给妹妹庆生,要在城外举办踏青郊游会。

    听说到时候,皇子龙孙们都会去一大堆。

    朝廷害怕不安全,就让他带兵去设置防务。

    大家都知道,兵马司就是干这些脏活累活的,这也不奇怪。

    所以他这两天,都在忙这件事,一天要出城几趟,晚上回来都累得什么似的。

    我叫他学聪明些,有什么苦差事记得交给下面的人去大礼,别那么老实,他也不听。”

    贾母等人听了,各有算计。

    终究,贾琏走出了他们的视线范围了。

    认真算来,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太子爷就是将来的圣上,他办这趟差事,要是能提前在太子爷面前得个好印象,将来只有他的前程造化!

    “你还说他老实,你自己不是一样。

    我常听见他说你,叫你多费心保养身体,你怎么也不听?

    我看啊,你们家琏二如今越发出息,照此下去,说不定哪天还要升官。

    你要是不注重保养,早点给他生个儿子,你就不怕他将来富贵了在外面沾花惹草?”

    贾母笑着打趣王熙凤。

    王熙凤立马红了脸,此时也不好意思反驳贾母。

    正说笑间,只听外面传说:“琏二爷回来了。”

    贾母等人忙道:“快去叫他过来。”

    如今家里的事情,终究离不开贾琏了,特别是这样的大事,需得他在场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