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活 > 第三百零九章 价值

第三百零九章 价值

利的结果出来,结果也跟陈兆军离开万宁那样,差不多。不过,他们认为,以后陈兆军还会为万宁市谋取更多更大的福利来。有的媒体则另辟蹊径,选择了分析万宁市农民以及外来人的生活来,并将这些人之前以及目前甚至以后的生活进行着对比……

    没用多少天的时间,万宁市所有本地以及外来打工的人都从各种消息途径获知了这个消息。对于这个消息,万宁市的民众反应如意料之中那样,就是狂热!万宁市这两年来的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现在媒体传出万宁市的陈市长很有可能上调至中央,但是这对于万宁市本地的农民来说,根本一点影响都没有,本身就是农村户口,换成城市户口有何不好?再怎么差,也比农村户口好吧?而对于那些外来的打工者,或许有些影响。至少,有一部分人还在考虑当中。但是,有一部分人并不代表绝大多数,只要有一部分人狂热就行了。当一股风盛行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了!除此之外,为万宁这个政策狂热的还有那些本身不在万宁的高素质人才,或者说他们是因为这个狂热流的带动而关注万宁。总之,不管怎么样,万宁这次人口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并且由此而带出了不少留驻万宁的高素质人才。

    如陈兆军所愿,这条政策的下达,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契机。彻底说服那些投资商们,有了这个契机之后,他的说服计划终于彻底完美了!

    在万宁市民众们普遍反应激烈,狂热的期间,陈兆军很适时地召集了所有来到万宁市投资的投资商们,以万宁市市长的名义,召开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的大多数内容,陈兆军在私底下已经劝说过这帮投资商们了,现在重提只不过是加深一下印象以及告知那些没有听过的人。而最重要的,还是陈兆军在会议期间提到的那两点。

    首先,陈兆军先把这次万宁市高素质人才的条件跟在场所有的投资商们说了一遍。其实对于这个消息,那帮投资商们都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对于他们这些投资商们来说非常有好处。一般的知识型产业培养一个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一定的时间极有可能是一两年,而在这一两年时间里,企业是在亏本的。在培养成才之后,企业才能够收回这些。只不过,现在那些高素质人才眼光普遍都高,谁愿意绑死在你一家企业上?签订协议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想走就走,而企业也同样,什么时候想辞退就辞退。现在有了万宁市城市户口这个政策,想要留住人才就简单多了。如果不签订五年以上协议,就不可能获得万宁市的城市户口。而目前的狂潮大家也是有眼看到的,只是几天的时间,不少企业内部、外部的人才都蜂拥而至,只为跟企业签个几年的劳动协议,好去换个万宁市城市户口。这样一来,如果减去培训用的两年,那么这人才自己至少还能使用三年以上。对于这个政策,那帮投资商们是很欢迎的。

    陈兆军先是提出万宁市城市户口的那点,意在衬托第二点。而第二点,才是真正重要的。投资商们为什么在听到陈兆军调任中央之后那么紧张?原因就是因为陈兆军的凝聚力。有陈兆军在,万宁市才能够凝聚如此多的投资商!而因为这些投资商们,万宁市才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如果陈兆军一走,那么可以想象,会走掉的肯定不止一家两家。甚至,也会在这帮投资商们身上产生一股撤资狂潮!而现在,陈兆军要说明的就是这一点。

    因为有了万宁市城市户口政策这一个机会以及有了因万宁市城市户口而产生的狂潮这个契机,陈兆军可以很轻松地引出这第二点。他是让现场所有的投资商们选择,在他自己离开万宁之后,是否还会留在万宁,是否还会像以往那样热情地投入万宁!原本,他挺担心自己这个方法会失败,就是觉得自己资本不够。而现在,有了户口狂潮这个资本,陈兆军就可以更放心地在最适合的时候选择使用这个方法了。

    而结果,不出陈兆军所料,在问到是否还会留在万宁的时候,举手选择留在万宁的人逐渐增多。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举手只有大半,但那一小半都是犹豫份子,就是选择随大流的。在见到那么多人举手之后,也自然将自己的手举了起来。要知道,万宁以前就很有赚头,现在有了户口狂潮之后,万宁市就变得更容易赚钱了!其他更多人都选择留在万宁,谁都不会傻到选择离开!毕竟,他们不是笨蛋,他们也知道万宁之所以这么辉煌,正是这么一大群投资商们集中的结果,陈兆军只不过起到了一个凝聚的作用罢了。如果缺了陈兆军,只要所有投资商们仍然凝聚在万宁,那么万宁市肯定还会继续辉煌下去。所以,在举手的人超过大半之后,举手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没有一个不举手的。

    而在之后,在问道是否还会像以往那样热情地投入万宁时,马上便举手的人更多了,只剩下极其小的一小撮人是选择随大流的。结果不用说,这个问题直到最后也同样是没有一个不举手的。

    “这不就结了?你们还担心什么?”陈兆军最后非常无赖地总结了这么一句,然后什么话也没再多说,直接便宣布了散会!

    关系到万宁市未来命运的,最重要的投资商们安抚下来了,陈兆军也彻底放松了下来,开始配合着中组部的审计进行着审计,一边还等待着万宁市的人口富裕起来,然后再次向国务院递交升级申请。

    而外界对于陈兆军即将调任到中央去的消息也逐渐得到了确认,万宁市的民众对于陈兆军即将的离去都颇为不舍,纷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达着要陈市长留下来的信息。也确实,自从陈市长来到万宁之后,市民乃至周边城市市民的生活都是一天比一天更好,他们也能想到,这个世界首富的市长在这中间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他们也同样能够想象得到,他们的陈市长在离开之后,万宁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灾难。至少,他们所能憧憬的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日子,将会不复存在。充其量,能够维持现状算是不错的了。万宁市市民大多数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最后,为了这个,陈兆军终于没忍住召开了记者招待会,首先向万宁市市民致歉,然后向万宁市市民保证,在自己离开之后,万宁市一切都不会改变!万宁市仍然会欣欣向荣,仍然可以保证市民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陈兆军不仅像安抚万宁市的那帮干部职工以及安抚万宁市的那帮投资商们那样安抚万宁市市民,还列举了不少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比如万宁市的治安环境依旧的证据,万宁市的投资环境依旧的证据,万宁市的未来发展依旧的证据……总之,用陈兆军的说法是,万宁市的天空依旧蔚蓝!

    结果,因为陈兆军的这个记者招待会,彻底证实了陈兆军上调至中央的消息确实是真的。这下,这个记者招待会是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没多少人知道,但是这个消息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从一个县级市市长跃升为国家部门部长,这恐怕也只有陈兆军这种善于创造奇迹的人才有可能做得到了。因为这个消息,全世界的经济都动荡了一下,虽然最终的趋势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中间造就了不少不应有的结果。因为这个消息,媒体再次展开唇枪舌战,纷纷用自己的笔杆子,猜测陈兆军在离开万宁以及在上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部长之后,世界经济所可能产生的变化以及影响!

    金胜传媒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之后抓住了机会,马上大篇幅头版全版全版地对这件事进行报道,并对自己的消息准确而进行了一番大夸!而对于为什么当时使用那么小篇幅的报道,金胜传媒也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做了解释。总之,不管其他人觉得金胜传媒消息灵通还是觉得金胜传媒运气好,结果都是一样。金胜传媒因为陈兆军的这个记者招待会,业务量再次提高了好几成。至于金胜传媒股份的股价,也随之而持续高涨!

    万宁市该安抚的人都安抚遍了,而人口方面,也由于狂潮的关系,很快便达标了。陈兆军跟杨荣松再次一万宁市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递交了升级万宁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申请。而这次,也跟之前那次一样,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有结果了。不同的是,上次是拒绝,而这次是审批通过了!

    万宁市成功升级为地级市,并计划单列出去的消息也同样瞬间传递了出去。结果是,该高兴的人高兴,该悲哀的人悲哀,该吵架的人吵架!高兴自然是那帮万宁市的在编干部职工们了,都纷纷随着万宁市的升级而升官。另外还有一批高兴的人,自然是那些填补基层职工的人了。这次中组部不知道是行动比较快呢,还是担心被陈兆军打电话骚扰,在万宁市升级为地级市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便将基层空缺的那些职务全部填补完成。有幸填补到其中的人当然为自己能够到万宁市来而兴奋了!理由,当然不用多说。而该悲哀的,自然是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组织部那帮人了。计划单列出去了,以后万宁就不归他们管了!不过,对于陈兆军能够将万宁成功地稳定下来,海南省的相关人还是开心的。毕竟,有万宁做领头羊,至少海南省的经济会在它的带动下有很强的抬头势!而该吵架的,不用说,自然是那帮媒体们了。

    另外,高兴的人群中,还应该有万宁市的市民们。只不过,这个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因为沉浸在陈兆军即将离去的消息中,他们怎么能够开心得起来?升级为地级市又怎么样?计划单列又怎么样?陈兆军一走,指不定哪天又倒退回来呢!关键是,以后的市长要懂得怎么做,要想陈兆军在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的那样,万宁市归中央管了,中央是绝对不会忽略了这么一个改革开放的成功试点的!

    既然万宁市升级为地级市了,也计划单列出来了,那么那帮早已经完成工作的中组部审计队伍也自然而然地恰好完成了审计!在中组部将万宁市基层缺口填补上去之前,便带着自己审计出来的结果回到了中组部!

    审计出来的结果自然交到了中央!而中央的那帮大佬们在看到陈兆军的真实财产的时候,都不由地为之震撼!他们都知道陈兆军有钱,但是,不管是自己调查出来的,还是外面公布的,都与陈兆军的真实财产有一定的出入!陈兆军,竟然有钱到这种程度!!当然,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不管陈兆军是拥有之前那个数,还是拥有现今这个数,他都是世界首富,都是比第二富多十倍以上的大富翁!以后,让陈兆军将这些钱好好地利用起来才是关键!当然,应该怎么利用,这就要看陈兆军是否能够更成熟起来了。

    万宁市新任市长早已以副市长的身份呆在万宁市八位副市长之中,而万宁市新任的市委书记,也同样由中组部安排到了万宁市副书记当中。现在,陈兆军该审计的审计完了,该处理的也处理完了,是时候交接离任了。

    交接倒是没有出什么意外,本来陈兆军跟新任市长已经相处了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交接过来只不过是将市长的头衔从自己头上扣到对方头上罢了。不过,陈兆军和杨荣松两人一同赶往机场,准备离开万宁赶赴北京的时候,倒是出了不小的意外。

    不知道是谁将消息透露出去的,陈兆军乘飞机离开万宁的具体时间都被公诸于众了。这使得原本准备安静离开万宁的陈兆军,打算落空了。

    虽然没有夸张到一路送行的地步,但是万宁市新建的机场周围,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些人中,有不少记者,有不少万宁市的干部职工,也有一些前来万宁市打工的人,而更多的,却是万宁市的市民!他们到这里的目的很简单,那帮记者或许是想在陈兆军离开之前采访一下陈兆军,问问他的感受,而现在的状况,估计采访起来并不容易,不过却也有东西可写。毕竟,那么多人齐聚在一个地方为一位市长送行的事,也算是一件新闻了。特别是他们送行的那位市长,名叫陈兆军!而除了记者之外的人,就只有一个目的,最后再看看这位给他们带来传奇的人,送他离开这个城市!至少,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

    鉴于机场的群众太多,为了安全着想,陈兆军此行不仅临时加强了安保,还抽调了不少警务人员前来维持秩序!

    其实,陈兆军是想在登上飞机之前通过媒体向万宁市道一声别的,只不过,这个愿望永远都没办法实现了。毕竟,机场的人太多太多,陪同在他身边的陈兆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下去面对那些疯狂的记者的。结果,他只能黯然地在警务人员开道以及安保人员重重保护下,一步三回头地登上了飞机。

    当天晚上,包括国内媒体在内,几乎所有畅销的媒体都对陈兆军离开万宁的事情做了报道!不少媒体还非常专业地拍摄到陈兆军离去时,回头望的那份眼神!这个或许并没有什么深意的眼神(至少陈兆军会认为很普通),却被不少媒体大做了一番文章。当然,更多的媒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罗列了陈兆军对万宁市所做出的贡献,事无大小,详尽之至!

    当然,也有媒体在采访不到陈兆军的情况下,利用众多前来送行的群众做文章的!采访群众本就是媒体常干的事,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对这些人民群众的采访效果比采访本人还要好呢!毕竟,人民群众不像那些明星,他们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而这天早上收获最大的,是一家小型报业。他们一共拍摄到了两张相片,其中一张便是陈兆军回头望向众人的眼神,而另一张,则是一个十来岁小女孩在母亲的陪同下,望向陈兆军时的眼神!而整个过程中,他们采访了无数人,结果却只采用了一句话,正是那个小女孩说的:“市长!您好走!”